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10-03-26 10:18:49
摘要:為試點的黃河道小學教學樓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的安裝便是其中一項工程,預計將于7月完 |
工。如果效果良好,有望將這套系統應用到全區乃至全市的校舍當中...... |
夏天不用吊扇、空調,冬天不用暖氣,學生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照樣冬暖夏涼。如此“神奇”的事情你相信嗎?昨日獲悉,在全市新一輪校舍提升改造中,南開區黃河道小學引入一套全新的“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不需要電,教學樓靠它就可以自調“體溫”。據論證,該校新建成的教學樓不僅環保節能而且安全耐用,能夠承受8級及以上的地震。據了解,這項技術今后有望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屋面輻射板
過去:教室夏天像蒸籠冬天得穿羽絨服
坐落在咸陽路和汾水道交口的黃河道小學是南開區西部地區小學中,生源最多的一所國辦學校。不久前,全校1000多名師生還一直在那座老舊的三層紅磚教學樓里讀書、學習。
“以前,全校的25間教室里,每間教室都安裝了兩部吊扇。即使這樣,每到夏天最熱的時候,教室里仍像蒸籠,把吊扇開到最大也不管用。每次走到教室門口,明顯能感到熱浪襲來。”黃河道小學的李校長回憶說,往年的冬天,學校都使用一個2噸的小鍋爐為所有的教室供暖,但這種小鍋爐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必須要24小時專人值守。“那時候,雖然燒著小鍋爐,但是教室里并不暖和,學生們在教室里上課,還得穿著羽絨服。”
未來:沒有空調暖氣照樣冬暖夏涼
去年,借著全市大刀闊斧開展“中小學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的東風,與許多中小學校一樣,黃河道小學也開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提升改造。與眾不同的是,一項由天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綠色能源課題組設計的“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被引入學校的改造中。正因為此,黃河道小學將成本市首座“太陽能”學校。
“我們學校是第一個沾了‘高科技’的光!”黃河道小學的李校長表示,“今后教室里全年的溫度都能保持在18℃—26℃之間,不用電和煤就實現了冬暖夏涼。”
揭秘:自調“體溫”實現冬暖夏涼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黃河道小學那座三層老教學樓的施工現場,看到工人正在搭腳手架。天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綠色能源課題組的韓立君和任建波頭戴安全帽,走進已經騰空的教學樓,再一次仔細進行現場勘察。
那么,這座“神奇”的教學樓是如何實現自調“體溫”的呢?韓立君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神奇一:“秀外惠中”外墻吸能系統末端入墻
“秀外惠中”是“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的最大特點。韓立君說,“我們會在教學樓頂上安裝一個圓形的大型太陽能接收設備,并且把原先的紅磚樓體表面涂上一層白色涂料,通過它們來完成太陽能的收集。與此同時,我們把整套實現供暖和制冷的系統末端‘埋入’教學樓的墻體,通過它們來完成教室溫度的冷暖調節,不會影響整體美觀。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讓教室變得冬暖夏涼。”
神奇二:自調“體溫”夏天室內26℃冬天超18℃
引入這套系統的神奇之處在于,整個教學樓能根據天氣變化自調“體溫”,變成一個自動的“冷暖空調”。“今后樓內的每間教室都能保持冬暖夏涼。一般來說,冬天室內將保持在18℃以上,夏天室內溫度將保持在26℃左右,效果和中央空調是一樣的。”當然與中央空調最大的不同是,整座教學樓的制冷和供暖使用的完全是太陽能。
神奇三:“一專多能”建筑能源消耗減八成
此外,“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不僅能為整棟建筑制冷供暖,還能提供生活用熱水。除了大大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和管理費用之外,這套系統無任何污染物排放,絕對綠色環保。據估算,年總耗電量低于每平方米30千瓦時,降低建筑對傳統能源消耗的80%。韓立君表示。
改造費用:投資110萬永久受益
韓立君介紹說,這套系統的造價在每平方米300元左右,以黃河道小學為例,安裝系統需要一次性投資110萬余元,但從此便不必再支出取暖費等能源費用。他說:“對于新建的建筑物而言,這套系統的初始投資與傳統制冷供暖方式相差無幾,因本系統采用太陽能、輻射能等等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系統,其后續運行費用很低。”
算賬:一年至少省12萬元
“不計算夏季用吊扇的電費,單是冬季燒小鍋爐的時候,每年學校要支出8萬多元的取暖費用。即使2008年學校實現供熱聯網后,每年也需要向供熱站交納12萬元的采暖費。”黃河道小學的李校長算了一筆賬。
今后,這種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設備在學校應用后,意味著這筆數目不小的取暖費用將被省下。“萬一趕上陰天下雨,太陽能系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們還是會使用電能進行補充。”李校長表示,相比傳統的制冷和取暖方式,仍能節省大部分能源支出費用,“如果能在更多學校推廣這種技術,節省下來的電費和取暖費用肯定相當可觀。”
展望:讓更多學校“低碳”
能源與環境問題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而我國將成為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天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綠色能源課題組調研結果顯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人們對建筑舒適性的要求逐漸增高、居民家用電器品種和數量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建筑能耗在急劇增加,建筑能耗的增加將進一步加劇資源短缺的問題。據了解,目前,“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已經在一些商業建筑投入使用,而黃河道小學是第一個將該套系統應用到學校教學樓中的。
南開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利用三年時間對納入全國規劃信息系統的學校危房進行加固,總建筑面積共計38404平方米,預計加固費用達3500萬元。作為試點的黃河道小學教學樓太陽能建筑供暖與制冷系統的安裝便是其中一項工程,預計將于7月完工。如果效果良好,有望將這套系統應用到全區乃至全市的校舍當中。(完)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