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9-08 18:44:49
第三教時
一、教學內容:封建社會的興盛和衰亡
二:教學目標
識記:1、封建制生產關系的萌芽。
2、封建國家的建立標志著人類進入封建社會。
3、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5、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政治統治和精神統治。
6、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斗爭。
理解:1、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剝削和壓迫的基礎。
2、促進封建制度瓦解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封建社會后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重點難點:1、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
3、封建社會后期,封建制生產關系不再適應生產力發展
三、教學過程
本課學習第三框封建社會的興盛和衰亡
㈠封建制度的建立
1、封建制生產關系的萌芽
閱讀節1:①封建社會后期,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在農業生產中出現了什么?這一事實體現了什么原理?
②什么是封建制生產關系的萌芽?(閱讀小字部分)
2、封建國家的建立
閱讀節2:封建社會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㈡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1、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原因
閱讀節1:①在封建制生產關系下,農民的地位和處境有了哪些改善?(從生產關系的三個內容方面比較)
②農民的地位和處境有了很大改善帶來的結果是什么?
2、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表現
閱讀節2、節3:①封建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
②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后,生產力得到了發展,這主要說明了什么問題?
㈢殘暴的封建剝削和封建統治
1、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
閱讀節1:①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點是什么?課文中小字部分的事實說明了什么?董仲舒的話中的“富者”和“貧者”分別指誰?這段話反映了什么現象?
②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是什么?為什么?
2、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閱讀節2:①封建制生產關系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其基礎是什么?
②這種生產關系帶來的結果是什么?(閱讀小字部分)
3、封建國家的本質
閱讀節3:封建國家誰掌握政權?封建國家的本質是什么?
4、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政治統治和精神統治
閱讀節3、4:①封建國家實行怎樣的統治方式?
②封建等級制與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什么關系?(閱讀小字部分、看圖)封建等級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③地主階級還運用什么對農民階級進行政治統治?
閱讀節5: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在精神上是怎樣進行統治的?其目的是什么?(閱讀小字部分)
㈣封建社會的沒落
1、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閱讀節1:①為什么說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他們根本對立的根源是什么?
②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