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合 2009-02-19 18:51:38
前些天美國與俄羅斯衛星相撞,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我市的一些中學生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在簡單的Powerpoint軟件上做了一個衛星相撞的演示。
電子職業學校的郭榮熙,在去年年底北京結束的第四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中,沒有借助其它軟件,只是用電腦用戶熟悉的Powerpoint軟件,制作了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演示畫面,擊敗眾多高校選手,獲得“Office辦公自動化高級應用”項目一等獎。他說,他平常就很關注一些時事新聞,當他在網上得知美國和俄羅斯衛星相撞的事件后,突發奇想利用自己的特長,結合學校老師所教的知識,用Powerpoint軟件做了一個衛星相撞的演示畫面。這個PPT作品詳細的介紹了兩個衛星的具體位置和重量,清楚的顯示了衛星相撞的過程,以及衛星相撞后產生的太空垃圾。學校方面表示,將把這個PPT作品推廣到各個班級教學中。
衛星相撞貽害萬年,相撞產生的碎片云可能存在一萬年,并威脅到在相似軌道中的地球跟蹤衛星和氣象衛星,甚至可能引發一連串相撞。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控制,我們不難想見,將來穿越這片“垃圾區域”將是十分危險的事。
誰撞了誰?
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往往能引發人們的極大關注。衛星相撞后,最惹人好奇的兩個問題是:誰撞了誰?為什么沒有事先預防,是不是陰謀?
美國國防部空間監視網首先觀察到此次事故,而俄羅斯方面兩天后才予以證實。雖然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稱,沒有跡象顯示這次碰撞事件是由任意一方蓄意而為,但是之后雙方對“責任認領”的態度卻有點意思。
NASA下屬的約翰遜太空中心研究軌道碎片的首席科學家尼古拉斯·約翰遜稱:“俄羅斯那顆衛星首先失去了控制。但我們沒有‘太空交通管制員’,因此誰也不知道你迎面會碰上什么。”對此,俄方專家認為“失控衛星肇事”的說法毫無信服力,反問美國太空總署:你們不是有太空監察網嗎,怎么沒有及時預見并發出警告?銥星公司可以對自己的衛星軌道進行調整,為什么沒有主動躲開?
面對質疑,美國太空總署回應說,發出預警并非他們的職責范圍,美國國防部則在2月12日承認,美俄衛星相撞是美國在計算衛星軌道時存在失誤,但也表示,限于資源,太空監察網不可能追蹤太空中數以萬計物體的移動方向。15日,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軌道碎片專家馬克·馬特內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我認為雙方不可能就此打官司,可能會不了了之。因為相撞的具體情況并不清楚……”
撞了——在太空!
這場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為“史無前例”的美俄衛星大相撞,程度之猛烈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感知范圍:兩顆以7.5公里/秒高速運行的衛星在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垂直“撞車”,距地面800公里的高度軌道上騰起兩團巨大的碎片云。
撞擊在一瞬間完成,遺留的問題卻“可能存在一萬年”。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