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3-20 19:26:32
這本是一篇教學論文,現把它也發出來,但愿能夠能各位考生家長有所幫助!
優秀生在班級里可謂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大都具有較強的自尊心理、并且其心理的穩定性也較高。但在臨近畢業時,他們往往又會出現焦慮、脆弱、狂妄的異常心理現象。如果教師的工作不及時或不到位,就會使他們功虧于潰,抱憾終生。
那如何做好他們的心理呢?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在優秀生的身上匯集了教師和家長的雙重希望,而且越是臨近大考時,這種期望什就會越高,對學生形成的心理壓力也就越大。優秀生便是在這種高期望什和高壓力的環境中學習的。此時他們對周圍的環境非常敏感,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失敗。因而他們的心理是焦慮、急躁且脆弱的。甚至平時測驗的一個小小的失誤,也會令他們減弱對自己的信心。認為自己達不到周圍人對自己的期望,也許因此消沉下去。
那如何減輕學生的壓力呢?
首先,教師不要總是把考試的事情掛在嘴上,有些教師覺得每天給學生提醒,會使他們有一種緊迫感,從而不至于放松自己。其實這只看到了表面,而看到事情的本質。作為優秀生,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學校,他們心中有目標,也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并且是非常地努力的。所以,適當地提示可以給他們一種推動力,而如果天天如此,他們就會反感,甚至由于壓力過大而心里崩潰。其次,不要過于頻繁地考試,要正確運用考試這個手段。俗語“考考考,教師的法寶”,的確,通過考試我們可以考查出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現有的水平,我們可以對癥下藥。并且還會給學生造成一種緊迫感,促進力,使他們發現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從這一點上看,可以說考試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而如果考試過于頻繁過濫,應付使學生疲于應付而喪失了自主、系統學習的時間與機會,那就適得其反,不但不會使學生從考試中得益,反而會使他們的學習與心理均遭受不良的影響,是得不償失的。所以,作為畢業班的老師一定要合理、謹慎地運用考試這件“法寶”。第三,要對優秀生的愛和關懷要“少一點”。有些教師認為快要畢業了,應該多關心優秀生才是,于是便經常找他們談話、在各個方面加以照顧。雖然是出于好心,但對于優秀生來說卻未必是好事。這樣會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因為“愛”也是一種“債“”,是要償還的,引用一位優秀生的話:“我們一起在努力,請不要再給我們施加更大的壓力了。”
二、適當地講一些心理學知識
畢業前夕是一個特殊時期,也是學生心理問題出現最多的時期。因此,上些心理課是有用且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在這階段的心理特點,易出的問題及如何解決,讓學生們都有一個心理準備,以增強將來出現心理問題時的心理承受能力。通過心理課,最重要的是要讓每個學生都具有一顆平常的心,讓他們明白自己現在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要總是想要做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心理高壓。讓學生明白:只要我們現在努力了,至于能老話什么樣的學校,那就順其自然了。找到了合適的心理定位,具有了一顆平常之心,那學生就會缷下包袱輕裝上陣了,也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三、認真觀察,及早發現問題
上邊談的都是如何“預防”的問題,下面我們要談的是如何“治療”的問題。無論你預防工作條做得多么好,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面臨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考驗,他們總會出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的。對于學生出的心理問題,我們發現得越早越好解決,對學生的影響也就能降到最低。而優秀生出問題往往都在畢業前夕較短的時間內,因此及早地發現便顯得更加重要了。一般優秀生出現心問題時,總會有一些異常表現的。如有的怕考試,甚至一聽說考試就變顏變色;有的愁眉苦臉,不愛說話;也有的人變得孤僻,經常獨自一人呆著;還有的優秀生自我感覺非常好,覺得什么都會了,進而產生了不知道學習什么,其外在表現便是無所適事等。這就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是。而有些異常言行不明顯的,我們則可以通過測驗來摸底。如果成績有大幅度地下降,則說明該生已出心理問題了,應該抓緊解決。總之,對于優秀生的心理問題要早發現早解決,不要造成師生的共同遺憾。
四、了解原因,對癥下藥。
造成優秀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學生是因單純的緊張,擔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學校而致;有的則是由于教師或家長的過分關心,或者家長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而造成的;也有個別的,也是一種較常見的,即早戀所造成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有夠對癥下藥,把工作做得耐心、細致、周到,不留下任何“隱患”,就能把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對于優秀生的心理工作,是一項繁瑣而細致的工作,無論我們的“善后”工作伏筆是多好,總會給學生造成一些影響的。可以說是“治不如防”。但如果我們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消滅于萌芽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那就最好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