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3 10:59:34
同擬態的動物模仿環境一樣,有些生物采取更極端的辦法,那就是把自己變透明,好似徹底的消失。有時這種透明的現象不僅僅是要躲避敵人的攻擊,還是和環境的長期磨合進化的結果。比如鱷冰魚,它體內的血紅蛋白退化消失,通過皮膚直接從外界獲取高濃度的氧,不需借助紅細胞運輸。
5.人造透明斑馬魚
圖中所示的斑馬魚(Zebrafish)是科學家在2008年為了研究癌癥的擴散機制,基因改良而成。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稱被透明化處理的活體斑馬魚,便于對內部器官以及腫瘤生長的觀察。
6.透明冰魚
生長在南極以及南美洲等嚴寒地區的鱷冰魚(crocodileicefish),以磷蝦、橈足類及其他魚類為食。鱷冰魚的血液是透明的,因為血液中是沒血紅蛋白或有生物活性的紅細胞。它的代謝僅僅是依賴于溶解在體液中氧氣,而這些氧被科學家認為是從通過流經皮膚的水體中直接獲得的。鱷冰魚所生活的海域是冰冷的,一般情況下,溫度越低,水中的溶氧量就越大,這也為它能進化出如此特別的代謝方式提供可能。
7.神秘的透明片腳類生物
在北大西洋深海山脈遠征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極不尋常的生物,Phronima就是收獲之一。這種像蝦一樣的小生物,周身透明,試圖通過此法逃過獵食者的眼睛。科學家解釋說為了更好地在陰暗的環境中偽裝自己,許多其他類型的深海生物也都采取這種策略。
8.透明蝦
圖中這只透明蝦拍自夏威夷的附近海域,蝦正騎在一只水母的身上。
9.透明樽海鞘
這種好似海蜇的動物叫樽海鞘(Salps),以水中的浮游植物(海藻等)為食,通過吸入噴出海水完成在水中的移動。他們身體呈桶狀,且幾乎完全透明,身長在1厘米到10厘米之間。
10.透明水母
水母是為公眾最熟悉的透明動物,身體由膠狀物質和水(占其身體的97%)組成,所以它們大都是透明的。看上去水母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直徑有大有小,最大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