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2009-09-09 17:43:50
4.三商(IQ + EQ + SQ)兼高者
不少學生認為,著名企業選擇人才的標準是“成績決定一切”,能否進入一流公司只取決于你來自什么學校,排名第幾。當然,一般說來,來自于名校或成績好的學生在求職時的成功幾率可能更大些,但并非一定如此。在我接觸的許多優秀員工中,有不少人是從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畢業的普通學生。根據《隔壁的百萬富翁》一書的統計,美國百萬富翁的平均大學成績只有2.9(3分相當于乙等,2分相當于丙等),并不是非常突出。
其實,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學習成績或智商(IQ)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IQ)、情商(EQ)、靈商(SQ)這三個方面達到了均衡發展。也就是說,21世紀的人才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表現均衡,才能滿足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1. 高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高智商不但代表著聰明才智,也代表著有創意,善于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前面談到的融會貫通、創新時間、跨領域思考都是“二十一世紀”高智商的代表。
2. 高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參與團隊合作等相關的個人能力的總稱。在高級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重要性的9倍。
3. 高靈商(SQ, Spiritual Quotient):高靈商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否分辨是非,甄別真偽。那些沒有正確價值觀指引,無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強,對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
我曾在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中和一位中國大學副校長討論學校與人才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學校的職責在于培養高智慧的人才,而我認為除了智慧之外,學校必須培養好人品和有團隊精神的人才。好人品就是“靈商”,團隊精神就是“情商”。因為大學四年既是學生可塑性最強的四年,也是學生最容易被誤導的四年。如果只重視培養智商,則走出校門的人才很可能成為不能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畸形”人才。最新的耶魯大學的"彩虹計劃"也證明了用情商測試來預測學生未來的表現比用高考成績(SAT)預測的效果好兩倍。在"彩虹計劃"中,耶魯大學的學者測試了學生解決人際關系的能力,例如"你來到一個酒會,如何認識新朋友?"或"你需要搬家,如何說服你的朋友幫助你?",還有識別人的感受、感覺、情緒等的能力。
所以,我建議在校學生充分利用學生社團、項目合作、暑期實習等各種機會,培養自己在情商、體商和靈商等方面的潛質,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5.溝通合作者
托馬斯"弗里德曼提出:“19世紀的國家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20世紀的企業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21世紀的青年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國家的合作是外交,公司的合作是商業協議,人與人的合作則可能是跨國界、跨領域、跨公司的。所以,要成為21世紀的人才,就必須學會與人溝通合作。
印度著名企業Wipro的首席執行官保羅曾說過:“我可能早上和一個美國人合作以便更好地與某印度公司競爭,中午向一個中國人下訂單,下午和一個法國人簽約,晚上把產品賣給英國人。我們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國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適應這種國際產業鏈中的合作與競爭,而且更需要具備自覺、上進和溝通的能力。”
溝通與合作能力是新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上一節所討論的“情商”其實就包括了溝通與合作能力。在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情商的溝通合作者”,因為幾乎沒有項目是一個人可以做出的。因為跨領域的項目會越來越多,所以每個人必須和別的領域的人合作。因為公司會越來越放權,所以每個人必須主動地與人合作,而不是等老板來分配工作。如果一個人是天才,但他孤僻、自傲,不能正面地與人溝通,融洽地和人合作,那么他的價值將大幅度下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