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2009-09-10 17:46:18
這次閱兵與5周年國慶閱兵相比,取消了騎兵、三輪摩托車和口徑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隊,徒步方隊橫排面由20人增加為24人,受閱總人數增加三分之一。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組成。空軍受閱編隊由5周年時的3機增加到5機,飛機總數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閱飛行高度降低100~150米,這都對受閱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閱兵的裝備數量大大增加,且受閱輕重武器裝備絕大部分已實現了國產化,標志著中國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裝甲兵方隊,裝備了中國制造的59式中型坦克,這是我國制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當年定型,當年投產,當年裝備部隊并參加國慶閱兵。飛過廣場上空的是由中國制造的殲5型飛機組成的梯隊。閱兵規模比往年大,但用的時間卻只有58分鐘,這表明閱兵組織工作比往年更周密、更細致、更成熟。
這次閱兵適逢廬山會議之后,9月30日,原國防部長彭德懷搬出中南海到京郊掛甲屯,新任國防部長林彪任閱兵司令,檢閱陸海空三軍。林彪在閱兵式上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要求全軍指戰員"認真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身居掛甲屯的彭德懷雖然也收到了邀請他到天安門城樓參加觀禮的請柬,但他沒有去,而是在電視中收看了這次閱兵式。彭德懷元帥對這次本是由他策劃部署的閱兵式看得很仔細,但他看完后未作任何評價。
1984年國慶閱兵
第一次國防力量大檢閱
1983年11月中旬,在鄧小平同志的親自部署下,中共中央書記處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布置35周年國慶的慶祝和閱兵籌備工作?導彈189枚,坦克裝甲車205輛,火炮126門,火箭布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組成46個方(梯)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每個徒步方隊為14個排面,每排25人,共計352人(包括領隊兩人),比10周年國慶閱兵增加4個排面、110人。除戰略導彈方隊為4個排面,每排3輛車,加上兩輛指揮車,共14輛車外,其他車輛方隊均為4個排面,每排4輛車,加上兩輛指揮車,共18輛。空中梯隊共有4個,最大的機群為9機編隊,比10周年空中編隊增加4架飛機。
分列式中行進在最前面的是由陸、海、空三軍指戰員組成的儀仗隊,他們護衛著"八一"軍旗,率先進入天安門廣場。這與往年的11次閱兵都不同。女衛生兵方隊也是往常閱兵中所沒有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9輛大型牽引車載著中國自己設計制造的戰略導彈首次公開展現在人們面前。此次閱兵各種受閱武器裝備共28種,全部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其中19種是新裝備,具有現代水平,有的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充分展示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35周年國慶閱兵的盛況,當時引起了國內外的強烈反響,人們高度贊揚這次國慶閱兵所展現的人民解放軍的建設成就和精神風貌。這次閱兵在組織的時機、閱兵規模、受閱內容、對外影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新中國閱兵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