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2009-10-23 11:34:05
怎樣進行實地考察
考察,實際上也是一種觀察。一般來說,考察要求把重點放在現場,實地去觀察自然現象的表現、性質、特征。它在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礦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農學、醫學等領域里有著廣泛的運用。中學生從小學會怎樣進行實地考察,長大了從事上述各學科領域的工作時就得心應手了。
中學生課外實地考察應該怎樣進行呢?通常,要做好下面四點:
(1)明確考察的目的和任務
出發之前,要確定考察的對象,再根據考察對象的特征和個人的條件確定考察任務。
中學生考察活動和科技人員的科研考察不同。科研考察只能是一個總的大概的目的和任務,考察的結果在考察前是人類所未知的。中學生考察,一般都比較淺顯,從知識內容來說是人類已知的,中學生又不是長期從事考察工作,因而時間有限,所以考察的目標和任務應當明確、具體,是中學生力所能及的。
(2)圍繞考察目的做好準備
第一個準備,是資料準備。把有關考察對象的材料盡可能搜集齊全。
第二個準備,是器具準備。把考察用的工具(儀器、測量器具、標本夾等)和野外生活用具準備好。
例如:北京市地理愛好者協會海淀分會組織幾個學校的中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活動就是這樣明確任務、做好準備的。
當時,他們確定了考察對象是北京市西南山區的拒馬河。考慮到這一考察對象具有石灰巖地質構成,喀斯特地貌明顯的特點,還考慮到中學生學過的地理知識和研究能力,他們確定了考察的任務是:了解石灰巖地貌的主要特點和拒馬河流量的季節變化。這樣的任務,對于中學生來說是可以完成的。
任務確定后,每個參加考察的學生都進行了準備。他們查看了有關石灰巖地貌的資料,諸如:地理課本上的有關章節;雜志上關于云南石林的描述;科技報上關于拒馬河的報道;還查看了該地區詳細的地圖。經過這樣準備,考察進行時就比較緊湊順利。
(3)考察中認真觀測和記錄
關于觀測和記錄的方法,同實驗的觀測和記錄是一樣的,這里就不重復了。
(4)整理材料寫好考察報告
考察在現場結束后,整個考察活動并未結束。整理考察所得材料,撰寫考察報告,是考察活動的最后一個組成部分。不寫考察報告,考察的結果無從反映,考察便失去了意義。
考察報告的寫作,和游記不同。游記側重游覽過程和所見事物的描述,并展開某些聯想或情感抒發。而考察報告則側重于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對考察對象進行客觀的說明和必要的論證,用語應準確簡明,避免重復、硏嗦、一詞多意。抒情和描寫在必要時也可稍用一點,但以不影響科技內容的表達為度。
以上四點,是考察活動的全過程,是不可缺少的。中學生經常進行這類活動,有助于提高實踐能力和寫作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