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1 16:24:22
摘要:距離西安近200公里的鎮安是商洛市的一個鎮,它的最大地理特征是位于群山之中,唐朝詩人賈島在詩中是這樣描繪這座城鎮的: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凝視老禪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老…… |
40名廈門大學生自發赴陜支教希望自己是“拋磚引玉”
寒假到了,學生們都往家走,不過,廈大嘉庚學院的40名學生卻背起行囊直奔大西北,他們要到陜西鎮安縣開展支教助學志愿者活動。
一群大學生要到一個他們從沒聽說過的偏僻地方開展志愿者活動,他們是一時興起,還是他們真的想經歷什么?本報記者已經跟隨學生們到達鎮安。
今天,這40名志愿者將分三組,到三所學校開始自己為期一周多的支教助學。
從今天開始,記者將陸續發回報道,看看這群充滿著理想和沖動的年輕人,在艱苦的條件面前,是否依然熱情如火?
凌晨1時到達山里
學生們是上周五晚上9時到西安的,不過,他們到達后被告知,還要坐3個多小時的車才能到達鎮安。
距離西安近200公里的鎮安是商洛市的一個鎮,它的最大地理特征是位于群山之中,唐朝詩人賈島在詩中是這樣描繪這座城鎮的: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凝視老禪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老百姓說得更直白:看天一條線,看地空中懸,對面能講話,相逢得半天。
過了西安之后,鎮安縣教育局派出的大巴果真就在群山之中繞行,司機說,你們還是幸運的——通往鎮安的道路最近修了隧道,近了不少。
當然,如果學生們再過幾年來就更好了——通往鎮安的道路還有一大截道路尚未完工,車子行到后半段時,突然變得顛簸起來,人被顛得老高。不過,大巴車里,大家的情緒仍然十分高漲,有的戴著MP3聽流行音樂,有的高談闊論,所有的人都說:我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27日凌晨1時,載著依然興奮的學生的車子終于抵達了鎮安。
整個小鎮都沒有暖氣
到鎮安還不到十幾分鐘,學生們就體會到了什么叫做“最壞的打算”。
為了節省開支,學生們住在一間小旅館里。在氣溫零下兩度的凌晨走進旅館里,所有的人都一心期待熱氣迎面撲來——北方嘛,肯定會有暖氣的!不過,掀開門簾走進旅館窄小的門廳,大家都目瞪口呆,因為屋內和屋外也差不了多少。兩頰凍得通紅的老板倚在柜臺后,看著這群裹在羽絨衣里的年輕人,笑著說:鎮安是沒有暖氣的,我們沒有燃氣公司。
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旅館的房間沒有洗手間,洗手間安排在走廊盡頭,沒有電燈,黑乎乎的,扭開水龍頭,是刺骨的冰水,沒有熱水。
可以不上洗手間、不洗手洗臉,但總不能不睡覺吧!但是,要睡到床鋪上,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還真的需要一點勇氣——皺巴巴的床單、被單、枕頭,還有點發黑,最要命的是,被子單薄得很。
不過,這群年輕人看來是下定了決心要來吃苦受累的,他們把羽絨服鋪在床上,穿著毛衣鉆到被子里。后來,他們說,開始時,他們對被子的氣味和顏色還滿懷戒心,只把被子拉到胸前,但是在寒夜里,他們很快就抵御不住被子的誘惑了,到第二天睡醒時,整個人已經鉆入被子里,恨不得和被子融為一體。
在經過了第一關的考驗后,學生們更加信心十足:他們能夠應付接下來的考驗。
學生們希望自己是“拋磚引玉”
這群年輕人之所以從祖國的東邊不遠千里到達西邊這個偏僻的鄉村,不能不提到廈大嘉庚學院會計系大三學生楊振輝。這位21歲的南安小伙子每周末都要去翔安的同心兒童院陪伴孤兒,他還捐助了長汀的一位孩子,每個月都要寄給孩子50元生活費。
楊振輝的行為源于廈大嘉庚學院去年暑假組織的長汀希望小學之行。楊振輝說,長汀之行,讓他真切地意識到還有人是這樣生活的。他還體會到,幫助人獲得的快樂,是用錢換不來的。
這個到國家級貧困縣鎮安縣助學支教的活動是一個NGO(無政府組織)向楊振輝推薦的。楊振輝在學院發布消息后,嚇了一跳——他希望能帶個二十人的團隊輕松前往,但是報名的人遠遠不止這些。小伙子只好自己組織考試,旁敲側擊探聽出報名者的真實想法,他還設計一些游戲,以便對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做出判斷,最后選出了現在這支隊伍。
學生們的行動也得到嘉庚學院的支持。上周五,廈大嘉庚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必華為學生們送行時說,他明白,有時候一些經歷可能會改變人的一些想法,從而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鎮安縣教育局副局長石則健也在等待改變。昨天,他在給志愿者們介紹鎮安教育時說,希望大學生們能給山里的孩子們打開一個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戶。
他說,鎮安前后也接待了好幾撥大學生支教團,結果發現,通過和外地來的學生的接觸,孩子們受到一些觸動——有一些大學生也是從窮鄉僻壤走出來的,從他們身上,大山里的孩子們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當然,這次嘉庚學院志愿者還希望完成一個心愿:搜集當地一些貧困學生信息向外界發布,發動更多的人來幫助這些孩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