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20 11:53:05
摘要:為什么有毒赤潮發生后,并不是所有的貝類都會毒翻人,而只有織紋螺等少數貝類產生了毒性極強的貝毒?這可能是因為織紋螺比較喜歡濾食細小的甲藻,一些有毒赤潮中正好有大量的有毒甲藻,使織紋螺…… |
織紋螺(Nassariussp)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狹舌目、是貝類動物。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甲錐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織紋螺科。一般生活在近海的礁石附近和泥沙底,盛產于浙江、福建、廣東沿海?椉y螺的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左右、寬度約為0.5厘米,約指甲蓋大小。到了端午節后,由于織紋螺性腺成熟,飽滿度高,被人們視為美食佳肴。但這個“佳肴殺手”因其含有的毒素能阻斷神經傳導所必需的鈉離子進入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即使高溫也無法破壞,人們食用有毒的螺肉和湯后,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yezii.com版權所有
織紋螺本身無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長環境中獲得的。近年來,由于海水養殖及工業廢和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南海、東海、渤海和黃海均在不同的季節頻繁發生赤潮。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類有些能夠產生毒素,織紋螺由于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質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椉y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貝類毒素,類似于河豚魚毒素,中毒病人主要成神經性麻痹癥狀,死亡率較高。
為什么有毒赤潮發生后,并不是所有的貝類都會毒翻人,而只有織紋螺等少數貝類產生了毒性極強的貝毒?這可能是因為織紋螺比較喜歡濾食細小的甲藻,一些有毒赤潮中正好有大量的有毒甲藻,使織紋螺在短時間內體內積聚足以致人死亡的貝毒。紋螺樣品檢測,發現樣品中貝肉毒含量最高達4500Mu/100g(大于400Mu/100g肉的值即是有害的)。當然如果某個海域發生有毒赤潮,這一海域中的貝類都是不應采捕和食用的。
夏天人們很喜歡到海邊玩耍,去領略大海的寬闊,體味沁人的清涼,若在日出之前帶著孩子趕海,說不定還會得到意外的收獲。很多人最喜歡揀貝殼,但是千萬記住,不可隨意食用。因為,那五光十色的貝殼中,說不定就有隱藏的“殺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