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王晉堂 2010-04-23 09:2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自2006年6月出臺已接近四年。當下,我們的義務教育是否均衡了?似乎評價不一。日前有一項調查稱,我們的“城鄉義務教育應當說是比較均衡了”。這讓人想起去年教育部有官員稱,由于教育經費充足,亂收費已經基本杜絕。媒體報道:“此消息一出,全國人都笑了”。
“擇校”是義務教育是否均衡的一桿秤。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看,如果“擇校”現象匿跡了,就可以認為義務教育均衡了。“擇校”現象很嚴重,我們說均衡了,誰信!同樣,如果“擇校”現象匿跡了,就可以認為亂收費已經基本杜絕。“擇校”現象很嚴重,我們卻說亂收費已經基本杜絕,人們就難免不發笑。
除了備受關注的“擇校”,“占坑”、“共建”、“條子生”,也是如今教育領域人們深惡痛絕的現象。“占坑”等于提前上車,“共建”就是集體占坑,而條子生等于是加塞兒。公交車始發站,人們等待車進站。排隊已經成為習慣,乘客秩序井然。等到車來了人們可以上車時,才發現一些位子已經坐上人——這就是“占坑”吧?
“占坑班”的學生是占一個“坑”,可是“共建”呢?是占一片“坑”,少則幾個十幾個,多則幾十個。有人說,這是集體“占坑”。那么條子生呢?等于是“加塞兒”,大家都在排隊時、“條子”可以插在中間進一個“坑”。
一列車座位是有限的。如果正常排隊,大家無話可說。現在有預先“占坑”的,有占一片“坑”的,還有加塞兒的。攪亂了秩序、破壞了公平。這就是人們為什么對“占坑”、“共建”和“條子生”憤憤不平的緣由。
北京市治理“占坑班”,可謂決心挺大。教育主管部門說,如果哪個學校涉嫌于此,示范校的牌子也要摘掉。那么,“共建”呢?“條子生”呢?
如果教育不均衡,搞“共建”寫條子的人會拼命維護不均衡——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占便宜,他們成為均衡的阻力。如果教育均衡了,他們就會維護教育均衡,以免自己的孩子吃了虧。不知道是不是這么個理兒?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