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5-12-29 14:29:14
【母題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 (浙江衢州卷)政治
【母題原題】閱讀下面漫畫及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中"欠錢不還"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權利?"報假警"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2)請分析材料二中該中學生得到警方表彰和網友點贊的理由。
(3)結合上述材料,從權利、義務角度,談談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
【答案】
(1)財產所有權。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
(2)同違法行為作斗爭;自覺履行公民對社會的義務等。自覺承擔當代青年關愛社會的責任;遵守社會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
(3)材料一公民在財產權被侵犯后采取了"報假警"的錯誤方式;告訴我們公民應自覺履行義務,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考點定位】財產所有權;違法行為;同違法行為作斗爭;承擔責任;權利義務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考查學生對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以及關系的正確理解,明確如何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做法。
【考試方向】權利和義務是中考的常考題目,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法律的作用。近年來中考在考查過程中多采用選擇題和分析題,難度一般。
【得分要點】( 1)掌握教材中學習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內容,理解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正確做法。(2)樹立當權利受到侵害時,應到有關部門尋求保護的意識和必須正確行使權利的觀念;明確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應盡的義務,從而增強履行義務的自覺性;通過學習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的事例, 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質。(3)明確履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意義,明確忠實履行應盡的義務的要求。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1.(2014-2015學年湖南衡陽縣清潭中學初二下學期期中政治試卷)下列對于公民的基本義務,理解正確的有 ( )
①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又稱之為憲法義務 ②和基本權利沒有任何關系
③遵紀守法和遵守社會公德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④是社會和國家對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在我國憲法對公 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做出了規定,公民在行使基本權利的同時,也要自覺履行基本義務,故②觀點錯誤,運用排除法即可知①③④正確,所以答案選D。
考點:本題考查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相關知識。
2.(2014-2015學年湖南衡陽縣清潭中學初二下學期期中政治試卷)浙江省檢察院通報了"群眾身邊的職務犯罪案件"查處情況--從2012年年初到2013年4月,浙江共有979名老百姓身邊的普通官員,因職務犯罪落馬。上述案例啟示我們( )
①凡是法律所禁止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做 ②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③法律鼓勵的行為,我們必須積極去做 ④每個人要少享受權利,多履行義務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相關知識。
3.(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義烏卷)政治)新出臺的《居住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規定,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免費接受義務教育、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同時,應當履行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等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公民義務。這一規定體現的理念包括( )
①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每個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③在我國所有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權利 ④同步富裕是社會主義根本原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根據教材知識,從材料關鍵詞"同等" "享有權利, 同時履行義務"體現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公民權利的平等性。.所有公民一律平等的 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權利;選項①②符合題意;選項③錯誤,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并不能 享有全部的權利,未成年人受年齡限制也不能享有與成年人同等的權利。選 項④錯誤,共同 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時富裕。所以正確答案選A
【考點定位】平等;權利義務的一致性
4.(2015屆廣東中山市初三5月模擬考試政治試卷)自覺履行義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下列行為屬于履行公民法定義務的是( )
①初中生小林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②小麗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③大學生小吳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 ④小強主動為希望工程捐款
A.① 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考點: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
5.(2015屆廣東中山市初三5月模擬考試政治試卷)有同學認為"義務教育是政府的事情,與個人無關",這一觀點的錯誤在于割裂了( )
A.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B.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C.理想和現實的關系 D.個人和國家的關系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簡單試題,考查學生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的認識。這位同學把個人的事情和國家的事情完全分開了,沒有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受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觀點割裂了A不屬于道德范疇,不選;B不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是違反法律的規定,"與個人無關"是不承擔義務的自私的表現,屬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符合題意;CD不合題意。所以答案選B。
考點: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6.(2014-2015學年廣東惠州外國語學校初二下學期期中思品試卷)某市轄區的一段長江大堤發生崩岸危險,情況十分危急。基干民兵張某接到人武部讓他參加搶險突擊隊的通知后,卻以"要干自家活"為由,拒絕參加,在群眾中造成極壞影響。張某在緊急關頭拒不履行義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這一 案例中,張某錯誤地認為 ( )
A、拒不履行義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B、公民自覺履行義務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表現
C、享有權利是自己的事,履行義務是別人的事
D、每個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義務
【答案】C
考點:公民的義 務
7.(2014-2015學年廣東惠州外國語學校初二下學期期中思品試卷)小明參軍前是一個勤奮學習的好學生,復員到電廠后由于工作努力,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他每月寄200元給鄉下年邁的父母,并自覺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稅),請根據所學知識,指出小明履行了( )
①受教育的義務 ②勞動的義務
③依法服兵役的義務 ④依法納稅的義務
⑤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⑥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
【答案】A
考點:公民的義務
8.(2014-2015學年廣東東莞寮步信義學校初二下學期4月月考政治)下列行為符合我國法律關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是( )
A.未經他人同意,小李將他人的東西捐給希望工程
B.小紅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并禁止同學在公園的草坪上踢足球
C.一位同學看到小偷在盜竊電纜,為少惹麻煩,沒去報警
D.八年級學生小強家境貧困,就輟學外出打工,掙錢養活自己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觀點A小李沒有權利將他人的東西捐給希望工程,他沒有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觀點B小紅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是 自覺履行義務的表現,符合題意;觀點C這位同學沒有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觀點D小強輟學外出打工,沒有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不符合題意。所以本題選擇B。
考點: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9.(2014-2015學年廣東東莞寮步信義學校初二下學期4月月考政治)國慶黃金周期間,游客到廣州從化的流溪河去旅游,有的游客一邊享受著優美的環境,一邊亂丟瓜子果皮,不履行愛護公共環境的義務。這些游客對權利和義務的理解,錯在( )
①不懂得權利與義務的差異 ②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
③不珍惜自己所享有的權利 ④不懂得公民享有權利必須履行義務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點: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10.(2014-2015學年湖南衡陽縣清潭中學初二下學期期中政治試卷)〔忠實履行義務〕(11分)
小勇的一天:
早晨,八年級學生小勇背起書包上學,到了學校,小勇把吃剩 了的早餐隨手往教學樓的樓梯邊一扔,走進了教室。午飯后,小勇到郵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兩名 社會青年在持刀勒索一名低年級的同學,小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電話亭打"110"報警。放學后,小勇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生病的媽媽買了她喜歡吃的蛋糕和水果。晚上,他就前兩天社會調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賭博泛濫的現象,向有關部門提出了綜合治理的書面建議。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中小勇享受了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至少各寫兩個4分)
(2)請你指出小勇的哪些行為不正確?為什么?(4分)
(3)在今后的人 生旅途中 ,你打算怎樣履行義務?(3分)
【答案】
(1)小勇享受了受教育權、通信自由權、建議權等權利;履行了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義務、扶助父母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4分)
(2)小勇隨手亂扔未吃完的早餐是不對的。因為他不愛惜糧食,不愛護環境衛生,既沒有履 行好道德義務,也沒有履行好法定義務。(4分)
(3)課本第18--21頁3點(3分)
【解析】
試題分析:
考點:本題考查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相關知識。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