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紫涵 2016-01-07 11:20:45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對成功,有人狂熱,有人冷靜;面對挫折,有人沮喪,有人振奮;面對善良,有人膜拜,有人蔑視;面對罪惡,有人憤怒,有人漠然……
面對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往往展現出不同的姿態(tài)。
請以“姿態(tài)”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且文體特征明顯。
【名師題解】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為了降低審題難度,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張揚,試題先提供了一段提示語,例舉了四個寫作角度,即面對成功、面對挫折、面對善良、面對罪惡,人們應當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面對。可以就其中的一個角度寫作,也可以撇開這四個角度另選自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的角度。在寫作時注意兩點:
第一,以一個角度切入,從不同方面多層次闡述事理。不要面面俱到,將所有的角度逐個議論,這樣寫不深刻,也寫不透徹。
選材小貼士:在我們確定立意后,選擇的素材就要緊緊抓住自己所選擇的角度。尤其注意的是,如果選擇了面對成功、挫折等大家都熟悉的話題,在素材的選擇上就以新鮮而有說服力、有看點的素材為佳。為了讓立意更深刻和有思想,我們還可以考慮選擇一正一反的兩兩對碰的素材,或者是一些涉及到前后的轉換遞進的素材,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會給人別出心裁的感覺。
第二,抓準角度,力求選擇自己熟悉的、感悟深刻的角度進行立意謀篇,否則文章寫起來不能游刃有余,影響思想內容的表達。
選材小貼士:可以選擇一些寫來得心應手的經典素材,比如關于“姿態(tài)”的名人名言和經典人物的故事、細節(jié),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對于“成熟”的定義,像魯迅、胡適等大師級人物的風范、姿態(tài)等。還可以選擇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素材,像《中國好聲音》《漢字聽寫大會》《中國達人秀》等火熱熒屏廣受關注的節(jié)目里選手們或者面對夢想、或者面對生活的考驗、或者在對突如其來的成功面前所表現的種種姿態(tài)等。這些素材比較貼近時下,容易引起閱卷老師的共鳴。
【推薦素材】
素材一:初涉網壇的李娜,曾是那個怒批網壇制度、大吼觀眾的狂放者,不羈、高調。但當她經歷一次又一次成功與失敗的鍛煉、洗禮,在2013年的澳網大賽中,因為意外受傷而痛失冠軍的她,沒有抱怨亦沒有自責,她只是靜靜地說:“我知道我不再年輕,但是我還是期待來年再來。”
素材點撥:李娜日漸成熟,不再是那個叫囂著“我來了”的狂傲者,而是成長為能從容面對失敗、真誠吐露心聲的世界名將。老子說,當堅硬的牙齒脫落時,柔軟的舌頭還在。謙虛處世能帶來敬意,笑對挫折能超越自我。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應有的低調姿態(tài),展現成熟的處世姿態(tài),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素材二: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患有眼疾,在嶺南大學任教時,從未因為上課學生的多少而影響教學上課,甚至只有一個學生聽課,他仍然精心備課,傾心講學。曾任中山大學副校長的胡守為教授就是那個“只有一個”聽課的學生。他回憶起先生授課的時光時說:“我一個人上課,我進門口的時候,教授說學生來上課了,他非常客氣。我當時當學生,他還稱我胡先生……”還說,陳寅恪授課的時候都非常正式地穿著長袍,無論春夏秋冬。他的人格和教誨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敬仰。
素材點撥:這則關于國學大師陳寅恪的素材屬于經典素材,折射出先生身上多種令人敬仰的姿態(tài):謙和、尊重、堅持、為人師表、尊學重道。這些珍貴的品質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會熠熠發(fā)光,讓了解先生故事和精神的人高山仰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