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14 13:13:54
【基礎知識識記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青銅制造業是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生產規模大,工藝精美,品種繁多,應用普遍,分布廣泛等特點。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文化,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數學《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是一部數學名著。它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涉及到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祖率”:南朝數學家祖沖之,采用“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醫學華佗:東漢醫學家,擅長外科手術,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能強身健體。張仲景:東漢醫學家,因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而被后世尊稱為“醫圣”,寫成《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李時珍:明朝醫藥學家,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的重要文獻。
科技巨著《水經注》: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全書以注錄水道系統為綱,詳細地介紹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齊民要術》:北朝農學家賈思勰所著,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提倡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這部書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工開物》:明朝末年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書中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這部書后來被譯成多種外文,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建筑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采用中流作堰的辦法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于人民。長城:為抵御匈奴,秦始皇讓蒙恬負責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城防,蜿蜒萬余里,就是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此后,許多朝代不斷整修。明代又大規模修筑,東部險要地段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蜒六千余公里,氣勢宏偉,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跡。宏偉的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性的象征。大運河:隋朝隋煬帝開鑿,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趙州橋: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歐洲有類似的橋比中國晚了700多年。北京故宮:明成祖營建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今稱故宮,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