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29 15:42:15
第二,對學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應該成為對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業要求。學生是人,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我們學校教育工作者要與他們平等相待,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心理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較高層次的需要,中學生對此的要求尤為強烈。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的,要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需要,以“假如我是學生”的心理去感受、思考、分析和體驗問題,就能溝通學生的感情,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第三,提倡疏導,忌用堵塞,這應該成為我們學校教育的一條原則。對學生嚴格要求無疑是正確的,但絕不能用關卡壓的手段來對付學生,更不能隨意訓斥和懲罰。特別對已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堵塞會適得其反,只有通過感情交流、意見溝通、熱情幫助、積極引導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暖之以心、扶之以行,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使學生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第四,學校應施行正確的性心理教育,讓學生科學地認識和了解自己。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結合起來,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4、加強學生自身的修養是關鍵社會、家庭、學校的綜合治理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但預防和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還必須通過學生內因產生效果,因此加強學生自身的修養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一,幫助中學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每個升入中學的學生都有一種新鮮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開始好好干一番的潛在愿望,這時一定要及時幫助他們樹立新的學習目標,這樣就不會松懈,才能盡快適應中學多學科的學習要求,適應兒童到少年的過渡。
第二,培養中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在學習上應保持適度的緊張,以集中注意力;在行動上要善于自我激勵和反省,通過自我暗示、自我說服,克服盲目沖動,把“獨立性”、“成人感”導向自強、自尊、自控的境界。
第三,教育中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聽課、自習、復習、作業都要按老師的要求認真完成。要學會主動反饋學習情況,如主動回答提問,及時反映疑問,對不懂的、不適應的、甚至不滿意的問題都要虛心向老師請教和反映,以求得老師的了解和幫助,一個主動接近和求助于老師的學生,收益往往要比封閉自己大得多。
第四,幫助中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總結過去的學習經驗教訓,看哪些方法對自己有效;也可以比較自己各科的學習情況,思考一下為什么某門課好些,某門課卻不行,從中找出原因和方法,再比如同一門課為什么有的章節、定理、文章理解的深透些。有的又差些。養成善于總結、思考和自我調節的習慣,逐漸完善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
第五,培養中學生盡快適應、關心和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與大家建立真誠的友誼。溫暖的班集體是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健康成長愉快生活的好園地。
第六,逐漸樹立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會辨別是非、美丑、真偽、善惡,懂得堅持真理,抑制不良影響,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要求,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也起著完善班集體的作用。
第七,告訴中學生每當煩惱、苦悶時,要坦誠地向老師傾吐,求得理解和幫助,遇到表揚或批評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誘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開朗和愉快,自然就不會出現什么心理障礙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