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5-24 10:20:27
根據今年中考方案,同時具備市內戶籍和學籍的應屆畢業生,當其戶籍與學籍不在同一區時,可以選擇以戶籍生或學籍生的身份填報志愿,并參加所選定區的志愿填報和錄取。
佛山招生辦相關負責人提醒,自從推出“指標生”政策以來,就規定“在就讀初中學校取得三學年學籍”,目的是為了避免一些人為了指標生名額而專門在中考前轉學到某所學校。并且指標生分配辦法中,除了佛山一中外,各家高中的指標生名額是分配到所在區的初中。
焦點案例
問題:臨界學生如何報考?
臨界生如何填報志愿是歷年考生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初三張同學就有些糾結。張同學想填報的學校是桂城中學。但他從學校了解到,2014年曾有一考生在第一批填報了桂城中學和外區一所較為冷門的高中志愿,結果以580分(桂中市招分數線為589分)的高分被外區的冷門學校錄取了,當第二批面向區內招生學校的分數線公布時(桂城中學第二批普通生分數線為568分),該考生后悔莫及。
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第一批次面向全市招生的學校較多(各區的學校都有),學校較為參差,錄取分數也較為懸殊。而該類學校在第一批次只提供了本校普通生中20%的計劃,其余80%的計劃安排在第二批面向區內招生。多數情況下,同一學校的普通生錄取分數線第二批次都稍比第一批次低。
還有的同學,覺得佛山一中最適合自己。在填報志愿時,他想通過填“佛山一中指標生”以及“佛山一中等9所學校指標生未完成計劃轉為普通生”來增加自己的錄取機會。
但該學生也擔心,提前批第一層次兩個志愿中,第一個填了佛山一中,而第二個填其他8校中的一個,按照中考錄取的原則,他如果第一志愿沒有被一中普通生錄取到,第二志愿很可能被其他學校錄取,這樣他就無法被“一中指標生”錄取,因此如何填報他也有些糾結。
回應:放空志愿欄有風險應慎重考慮
“志愿填滿雖然增加了錄取機會,但也確實有可能被一些不是最想去的學校錄取走。因此中考考生在第一、二批選擇院校和志愿就頗為講究技術性。”熟悉中考報考的老師建議,假如考生真的非常心儀某個學校,可以適當放空或者放棄某個層次志愿欄。
“但考生應該充分意識到這樣做的風險,假如沒有被該校指標生或者‘指標生轉普通生’名額錄取到,就可能落到下一個批次學校錄取了,也等于放棄了被提前批其他好學校錄取的機會。”招辦老師建議,因此學生應該慎重考慮。
在咨詢會中,成績介于中間段的學生家長咨詢的疑問最多。對此,老師建議,臨界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定位所能考上的學校。
比如,理想學校與自身的實際有一定的距離的,有進取型或者保守型兩種志愿填報的方法。進取型,就是把自己想入讀的學校都填報第一志愿。保守型,就是選擇比自己所能達到的更低一個檔次的學校進行填報。無論選擇進取或保守的方式進行填報志愿,考生都必須在適當的位置進行保底的選擇,以免落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