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8-22 17:56:34
孩子厭學是家長及為頭痛的一件事,尤其是處于九年級這個中考升學階段,那更是讓家長和孩子自己焦慮不已。一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有關九年級中學生厭學心理的原因及相應對策,希望能有所幫助!
厭學的原因有如下幾點,簡述如下。
1.錯位的價值觀念。許多學習習慣差的孩子所在的家庭中存在輕視教育和輕視學習的價值觀念。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我認為”之中,個人內心的信念支配著一個人一生的行為。
2.荒漠家庭的文化氛圍。家長也不喜歡學習,大部分時間用在麻將和娛樂上,不思努力進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習慣。
3.教育不當。一些望子成龍又不懂教育的家長,直接充當家庭教師和警察職務,過分嘮叨,過分斥責,這不僅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還干擾了其正常的學習心理,同時使孩子形成一種偏見,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老師的作業,父母的監督成了其學習的先決條件,這種被動的學習是很難奏效的。
4.學習障礙。首先是智力缺陷造成的學習障礙;其次是閱讀障礙、語言邏輯能力差等處理程序有問題而不會學習。這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影響判斷和推理,影響對問題的理解。學習的障礙會導致成績不良,從而形成由成績不良到厭學的惡性循環。
如何預防和調整厭學的行為呢?這里提幾點建議:
1.從小就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認識與態度,循序漸進地培養熱愛學習的習慣。千萬不能僅僅以考試分數或名次為標準評價學生。
2.家長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平時注重家庭學習氛圍塑造,要關注青少年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要對孩子良好的學習過程進行強化。
3.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建議多聯系任課老師,聽聽老師的學習建議,幫助孩子弄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制定計劃分步實施。
4.建立獎勵制度。獎勵的方式多種多樣,獎勵的物品要讓學生感到愉快,注意不能僅僅以金錢為獎勵物。要獎勵學生的良好的學習過程與習慣,而不能僅僅看考試分數去獎勵。
5.經常與青少年學生溝通。定期與青少年學生交談,注重平等、關心的態度,切忌用批評的口吻與孩子講話,忌諱簡單教育講大道理。另外,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長期引導和塑造才能成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