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12-26 10:35:34
大家都問你父母都不認字,為什么你喜歡讀書呢?跟我母親對我的期望有關系。我三四歲的時候,我母親說你長大以后要當個先生。在我母親心目中當農民太辛苦了,我母親希望我這樣生活——變成一個白面書生,不用干農活,還能拿上公糧,當時就是這么一個概念。
我母親自己不認字,為了讓我當先生,只有一個概念,那就是你就要讀書。所以,從小到大我母親從來不給我買任何玩具。當時我母親養五頭豬,賣的錢歸自己家里所有,零花錢用在我身上的只有一項--買書看。
我四五歲時給我買連環漫畫,五歲以后已經認識了五六百個中文字,已經自己開始讀小兒書了,我到六年級就可以讀《水滸傳》了,家教的影響就在這兒。盡管我父母沒用他們讀書的行為來影響我,但是我讀書的時候他們每一次都是鼓勵,只要我開始讀書,家務事就可以全部放到一邊去了。我為了躲避家務事,就會假裝讀書,我一假裝讀書,就真的讀進去了。
所以會發現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如果說合理的話,并且還給予鼓勵的話,這個孩子會沿著要求成長。所以你就明白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多大。像我母親,我四歲時就說希望我當一位先生。母親創造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境。
我給新東方的女性定了一個要求,生了孩子以后,必須堅持每天讓孩子讀書,并且喜歡上書,不少人照做了。因為我發現,孩子只要從小到大是在讀書的環境中間長大的,這個孩子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就這么簡單,所以讀書非常地重要。如果孩子從小一天到晚就是吃好的東西,要什么給什么,爺爺奶奶拎著孩子到處亂逛,亂買零嘴,這樣長大的孩子,長大了好不到哪里去。
父母對孩子傳遞情商和逆商
比傳遞任何東西都重要
大家稍微想一下,大學畢業以后進了社會,學習能力盡管依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抗打擊能力!!這就是逆商,是一個你能夠面對失敗毫不在意,并且面對某種有風險的或者需要突破的事情,你也敢于去嘗試的一種心態。
我這樣的心態,可以從我高考考三年看出來。這個心態我覺得非常好,我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這個很了不起。其實我的命挺不好的,第一年因為當時中國整體上英語水平比較差,所以大專錄取分數定在了40分,但是我考了33分,第二年大專錄取分數線提高到60分,但是我考了55分,總是差那么幾分。
這樣很痛苦,但我還是去考第三年,因為我認為在農村待下去一輩子就完蛋了。其次,我覺得我看到了我的進步,33分、55分,第三年就是77分,77分無論如何就能進大專了。我當時目標就是進大專,把農村戶口轉成城鎮戶口,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小小的理想,但是沒想到第三年英語分數出來,我考了95分,所以我就進入北大了。你有受挫折的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話,你就會走到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高度。
今天為止我站在這兒,我認為盡管我搞不了頂尖的科技創新,因為這個真的需要頂尖的智商,但是在人文社科方面和語文方面我用努力補上來了。補上后,情商和逆商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你有逆商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當中出現的很多困境、痛苦、失敗,甚至是在為你未來一個更大的目標在做準備,讓我們的孩子們有這樣的胸懷不太容易,但是我們大人是應該有這樣胸懷的,一旦有這樣的胸懷,就不會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績是班里第一名、第二名,上的大學是北大還是南大,還是東大的。
因為孩子的命運是由多層因素組成的,你就會關注到,你的孩子有沒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擊,打擊以后還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你的孩子有沒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別流暢,做人做得非常到位,贏得周圍朋友的信任這種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我的逆商能力加上情商能力,再加上我的通過自己勤奮彌補的智商的不足,最后做成了我今天的一些事業。在座的父母,你對孩子傳遞情商和逆商,比傳遞任何東西都要重要,先不要要求孩子考一個好大學,要讓他出國,這個東西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情商和逆商這樣的本領傳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