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鏑騎射
秦漢之際,匈奴冒頓單于的軍令制度。冒頓乃作鳴鏑,鳴為響聲,鏑為箭頭,鳴鏑就是響箭,它射出時箭頭能發出響聲。鳴鏑所射而不跟隨他射箭的人,都被處死了。冒頓單于用鳴鏑確立了絕對軍事的指揮權,統一了蒙古草原,并且設立了國家機構,成立了奴隸制的軍事政權。
匈奴興起
戰國以來,匈奴不斷南下,占據了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秦統一后,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奪取河套一帶,并修筑長城,扼制了匈奴的發展。但是秦末,秦朝的統治瓦解,邊防松弛,接著又發生楚漢戰爭,匈奴乘機崛起。匈奴形成強大國家。他們的首領稱為“單于”。
秦末漢初,匈奴的杰出首領冒頓單于勇武善戰,勵精圖治,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從此,蒙古的統治進入鼎盛時期。
冒頓勵精圖治,嚴于治軍。他發明了一種響箭,令騎兵日夜習射。他對部下說:“我的箭射到哪里,你們也要射向那里,否則立即處死。”他用響箭射向鳥獸,有不聽命令的,就被斬首了。他又射向自己的戰馬,不跟著射的,也都被處死。經過幾次嚴格的訓練,整肅了軍紀,沒有人再敢不服從命令。
漢朝和戰
秦末漢初,中原長期動亂,匈奴乘機再次奪取河套地區,并繼續南下,威脅中原。公元前200年,漢高祖率軍抵御匈奴,被冒頓圍困于平城白登。經過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圍,史稱“白登之圍”。
這次戰役,匈奴出動騎兵40萬,漢高祖率30多萬大軍迎敵。冒頓用誘兵之計,將漢高祖和先頭部隊重重包圍在平城白登山。匈奴騎兵陣勢嚴整,漢軍無法沖出重圍,糧草斷絕。后來,漢高祖派人賄賂冒頓的妻子。冒頓的妻子勸說冒頓解開重圍的一角,漢高祖才得以乘大霧彌漫,倉皇逃出。
白登之圍以后,西漢政府因國力不足,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將皇室女子作為公主,嫁給匈奴單于為妻。漢朝每年向匈奴贈送大量財禮,以暫時避免匈奴的騷擾,并開放邊境市場,與他們進行貿易。但匈奴仍年年揮師南下,經常威脅到黃河流域人民的生產與生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