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學習方法:典型例題分析
例1.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時,下列哪種目鏡和物鏡的組合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 )
A. 目鏡10x 物鏡10x B.目鏡10x 物鏡40xC. 目鏡5 x 物鏡10x D. 目鏡5x 物鏡45x
解析:本題考查顯微鏡放大倍數的計算及放大倍數與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之間的關系。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目鏡放大倍數。由于顯微鏡放大的倍數越大,鏡下的細胞體積越大,而鏡下的視野越小,放大倍數越大,其視野越大,所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 答案: C
例2.如圖所示,A,B為物鏡,C,D為目鏡,E,F為物鏡與標本間的距離。欲獲得最大放大倍數的效果,其正確的組合是 ( )
A.A C E B. B D F'' C. B C E D. B D E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學生使用顯微鏡的綜合能力。要求熟悉物鏡、目鏡、鏡頭長短與鏡頭倍數的關系,物鏡與標本間的距離與放大倍數的關系,放大倍數的計算等。一般物鏡鏡頭越長,倍數越高, 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與標本間的距離越大,放大倍數越小,反之,放大倍數越大。
例3. 在顯微鏡下,要使物像向上移動,就要向 移動裝片或切片,要使物像向左移動,就要向 移動裝片或切片。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顯微鏡成像問題。顯微鏡所成像為倒像,所以應向相反的方向移動裝片或切片,才能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而這個相反方向是指與實際位置相反的方向,不是與物像相反的方向,因此,應首先找到觀察物的實際位置。 答案:下 右
例4 在影響顯微鏡視野亮度的因素中,一般要仔細調節的是 ( )
A.光源方向 B.光圈孔的大小 C.目鏡與物鏡的組合 D.反光鏡與光源的適合度
解析:本題考察顯微鏡對光的實際操作問題。在影響顯微鏡視野亮度的因素中,光源方向、光圈孔的大小都容易對準和調節, 目鏡與物鏡組合的倍數高低雖然也影響視野的亮度,但在實際使用中,對鏡頭的組合主要是根據被觀察物體的大小來確定的。顯微鏡視野中的光,是反光鏡收集的光源并反射到視野中的光,其亮度受光源方向和明暗、反光鏡的平面和凹面、反光鏡的傾斜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影響顯微鏡視野亮度的因素中,反光鏡與光源的適合度往往需要仔細調節。 答案:D
例5 一位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的永久裝片時,雖然視野白亮,但怎么也找不到物像,這是為什么呢?請你幫他找到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操作中調焦應注意的問題,也是顯微鏡操作中最難掌握的技能。視野白亮說明對光成功了,那么找不到物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標本可能沒有正對通光孔,物象自然不能成像在視野里,這里應重新放置標本;二是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的速度過快,這時應緩緩上升鏡筒。
答案:往載物臺上安放裝片時,標本沒有正對通光孔中心,或是鏡筒上升速度過快,一瞬而過,或是鏡頭污染嚴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