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走馬燈
有人說,書是你困惑時的指路標;有人說,書是你沒入黑暗又無助時的一顆啟明星;有人說,書是慰藉創傷的一枚創可貼。以書為伴,可以通幽處,以書為師,可以明事理。
我卻認為,書若一盞走馬燈。走馬燈,又稱馬騎燈,通常由六面,運用燭產生的熱能推動燈內的畫像,使畫上的事物轉動,煞是好看。讀書,就如同在觀覽眾多的走馬燈,每一幀都包含著不同的見解,每一軸都是全新的認識。
看書不應只單單掃過,那與走馬觀花并無區別,像當于浪費時間。所以我認為,看書應分為精讀和略讀。精讀能讓人“纖屑不遺”略讀則能讓人“一覽眾山小”,這樣不僅不會走馬觀花,而且也有了新體會、新見解,從而才能更好地去看“書”這盞走馬燈。
“讀書觀其影”,我認為書的影子是比較復雜的,或者說一本書可能有好幾個影子,這些影子折合起來,于是乎就成了一盞走馬燈。走馬燈的畫面在變更,卻又重復而不換新。可書的思想,遠比一盞走馬燈要復雜,所折射出的影子,遠比幾幅圖要繁多。那么縱觀書影,定不能完全剖解原書的靈魂所在,而是得細心地去思索,那么你離書的靈魂之處也不遠了。
書的影子再一次與走馬燈重合,再一次出現在歷史的長河中,再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而不被歷史的變更而更改,不被風雨的沖刷而沖刷。六面玲瓏的小燈,就如書影一般,隨我們而行,它不被人們忘卻,也不補時代代替。它,會在燈火的斕珊處,等候著下一位益友,來讀懂它的六面影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