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3-14 19:33:42
孩子挺聰明的,就是粗心大意,不管多難的知識,一聽就會,可是一做題就錯。每當碰到那些看似簡單、其實復雜的題目,沒有進行自己的反思和容易出錯的總結。
原因分析:
1.對學過的知識一知半解,背誦、記憶時出錯率多。
2.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看似聽懂了,過幾天后一問三不知。
3.經常需要翻書查看例題和知識點,做題和考試磕磕絆絆。
4.影響知識遷移能力,只掌握容易的知識點而難題不會做。
5.打擊孩子學習自信心,考試容易出現緊張和消極的心理。
具體表現:
1.沒有預習的習慣,對即將學習的內容一無所知,只能被動地聽課。
2.不會鞏固復習,對學過的知識消化不良,造成基礎越來越不牢固。
3.不重視平時的作業和練習,導致學習基礎越來越差。
4.不會運用學習工具,學習方式生硬、呆板,導致掌握的知識零散。
5.學生沒有掌握解題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不會舉一反三。
狀元指導:
1.學會預習,專心聽講,變被動為主動。
2.趁熱打鐵,及時復習,鞏固已學知識。
3.認真作業,強化訓練,溫故而知新。
4.活學活用,提高效率,步步為贏。
具體步驟:
第一步:改變抵觸心理,建立對各個學科的成就感。
第二步:學會如何去學習每一科的知識點。
第三步:中考復習取各城區之精華作為自己的訓練試題。
第四步:調整心態,輕松上考場。
小編總結:在學習的過程中這是我們經常會學到的問題,老師課上講的全都聽明白了,課后做作業時去不能完全做對,一方面是我們沒有真的把知識點吃透,別一方面是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粗心,不夠認真仔細,同學們如果避免以上兩點原因應該這個問題也會自然消失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