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數學:傻做題不如巧做題
對于數學的學習,學的好的同學會感到非常的容易,反之不入門的同學則提起數學就頭大。暑假里,聽到很到家長對我的抱怨,“家教請了,輔導班也上了,效果就是不明顯,孩子平時說起來什么都會,一考試就考砸。”“孩子平時很用功,不停的學,但學習成績總是原地踏步。”“孩子嚴重偏科,對個別科目有畏難情緒。”針對家長們的抱怨和孩子們的學習,在暑期數學一科的復習中,我有著自己的建議: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與家長一起評價一下是否充實而有意義,合理的羅列出完成某些要事的時間段及要達到的目標。
二、數學學習過程中,要有一個清醒的復習意識,逐漸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從而逐步學會學習。數學復習應是一個反思性學習過程。要反思對所學習的知識、技能有沒有達到課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學習中涉及到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是如何運用的,運用過程中有什么特點;要反思基本問題(包括基本圖形、圖像等),典型問題有沒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時碰到的問題中有哪些問題可歸結為基本問題;要反思自己的錯誤,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訂出改正的措施。
三、 數學不等于做題,千萬不要忽視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暑假里要把已經學過的教科書中的概念整理出來,通過讀一讀、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別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徹底搞清,不留隱患。
其次,數學需要實踐,需要大量做題,但要“埋下頭去做題,抬起頭來想題”,在做題中關注思路、方法、技巧,注重發現題與題之間的內在聯系,要“苦做”更要“巧做”,絕不能“傻做”。在做一道與以前相似的題目時,要會通過比較,發現規律,穿透實質,以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此外,我建議大家在平時做題中就要及時記錄錯題,還要想一想為什么會錯、以后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這樣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如果試題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環節,一定要通過短時間的專題學習,集中優勢兵力,攻克難關,別留下陷阱。
指導老師
陸海瀅
任教于大連瑞格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大連市骨干教師,大連市數學兼職研訓員,名師工作室理事;曾榮獲西崗區學科帶頭人、區優秀教師光榮稱號;曾在2000年東三省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2001年大連市青年教師優秀課評比中獲一等獎,數篇論文獲省、市、區教育學會一、二等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