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3-15 18:25:21
(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是培育學生良好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從2018年開始,鼓勵各市廣泛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的試點工作,以激勵學生主動、健康、全面發展,構建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為目的,以評價學生基本素質發展水平和學科學習水平為主要內容,以完善制度建設和技術手段為保障,采取發展性和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全面、客觀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狀況和能力特長,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1.評價內容
(1)思想品德。主要評價學生在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發展水平。
(2)學業水平。主要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創新意識、探究能力等方面所達到的水平。
(3)身心健康。主要評價學生體質體能發展水平、心理健康發展水平及在體育運動方面的能力與特長。
(4)藝術素養。主要評價學生在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及藝術特長發展水平。
(5)社會實踐。主要評價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情況和實際效果。
2.評價方式
(1)日常評價。日常評價包括即時評價、成長記錄、學業考查、特長表現等方面,作為學年評價的重要依據。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進步,關注學生的表現,適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工作,依據評價標準,科學分析和判斷,對學生及時作出評價。
(2)學年評價。學年評價是階段性評價,在每學年上、下兩個學期各評價一次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定。每學年將結束時,學校在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分析、與學生及家長交流與溝通的基礎上,對學生做出描述性評價(即綜合性評語)。
(3)畢業評價。畢業評價是初中學段終結性評價,在九年級下學期進行。畢業評價應注重對原始資料的分析與概括,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參考學生日常評價、學年評價結果以及成長記錄、學生自我評價、家長評價及學生互評結果等,經集體討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語。
3.評價程序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1)錄入信息,建立檔案。全省將統一建設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各學校依據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的相關信息,在市級平臺上為每一名學生建立電子檔案,設立電子成長記錄袋,全面、全程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狀況。
(2)多元評價,跟蹤記錄。①學生自評。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并寫出評語。②學生互評。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班級評價小組對組內學生分別進行評價并寫出評語。③教師評價。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綜合素質狀況進行評價并寫出評語。④家長評價。家長觀察孩子的綜合素質表現并寫出評語。
(3)結果公示,匯總存檔。學期、學年和畢業評價結果由班級、年級分級管理,必須在班級、年級和學校范圍內進行公示無異議后確定。各學校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文本檔案和電子檔案,并將評價結果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存檔,形成市、縣(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三級檔案管理系統,確保評價工作的規范性和嚴肅性。紙質版材料由家長簽字確認后裝入學生成長記錄袋,形成學生的文本檔案;電子版材料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上存檔,形成學生的電子檔案。學校每學期對公示無異議的評價結果進行一次存檔,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每學年進行一次存檔,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對初中學段終結性評價結果進行存檔。
4.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的認定。學期、學年和畢業評價,各地各校可結合實際,按照五大項評價內容或細化分解成更多具體評價項目,分項分別以等級呈現;也可以采取先分項后綜合的方式,根據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以綜合等級形式呈現。等級一般分A、B、C、D四個等級,各等級人數由各地按照高中錄取人數和考生人數比例科學劃定,D等級比例要嚴格控制。學期、學年和畢業評價綜合性評語和認定結果要錄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
(2)評價結果的使用。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初中學生在校期間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學期和學年認定結果作為學生在校期間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分項認定結果作為學生初中畢業擇優推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重要依據,畢業綜合認定結果作為學生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重要依據。原則上畢業綜合認定結果達到C等及以上的學生準予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點高中)錄取要求畢業綜合認定結果達到B等及以上。各市要結合實際,允許高中階段學校結合學校辦學實際,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提出必要的個性化要求(如5A、4A1B等)。堅持試點先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根據不同等級折算成適當分值(5-10分為宜)計入中考總成績,逐步打破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招生的傳統做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