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4-19 22:40:34
1、1978年從安徽鳳陽小崗村開始,實行包產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城市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實行多種所有制,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政企分開,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我國一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保衛國家安全、公私財產。現行的是1982年第四部憲法的頒布。
4、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政治上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
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意義:是黨歷史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改革開放的開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5、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了4個經濟特區,深圳被稱為“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6、鄧小平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提出改革開放。在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十三大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個中心2個基本點),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1992年南方講話,發展才是硬道理,解決姓“資”姓“社”問題,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黨的指導地位,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