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13 21:23:15
1.公有制經濟包括:
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非公有制經濟包括: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和港澳臺投資經濟,混合經濟中的非公有成分。
3、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作用: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4、集體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作用:集體經濟直接體現著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
地位: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5.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作用: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6、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用:對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的發展和擴大就業有重要作用。
7、我國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
國家保護個體和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8、我國的基本的經濟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決定的: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9、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決定?
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這一分配制度是由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
10、如何分好社會財富蛋糕。(就合理調節收入分配關系提建議)。
①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分配是要兼顧效率與公平。
③改革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眾收入。
④打擊、取締非法收入。
相關推薦:初中政治知識點歸納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