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9-29 13:49:49
敘事文章的寫作方法(五)
四.描繪事件發生的具體環境
任何事件,總是在具體的環境下發生。在事件沒開始之前,先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事件發生時的具體環境,也是一種開啟事件敘述的方法。
這個具體環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當時的自然環境(大自然的景象、境況);二是當時的人文環境(由人的活動而形成的社會狀態)。
無論哪種環境,總是對應著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因為自然環境環境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地點的變化而變化。不同時間點,環境是不同的,不同地點,環境也是不同的,要把環境寫具體,必須先把時間地點具體化。人文環境也一樣,不同時期,人類活動呈現出來的社會狀態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地域,人類活動呈現出來的社會狀態也是不一樣的,要把人文環境寫具體,必須把它對應的時間和地點具體化。
但環境描寫,并不一定要把時間、地點“字面化”,在描繪環境時,能夠以隱性的形式寫出來,也是可以的。例如:北風呼嘯,豆粒般大小的雪粒子,瘋狂地抽打著新立起來的石油井架。“北風”和“雪粒子”中隱藏了時間——冬天;“抽打著新立起來的石油井架”中暗含了環境出現的地點——油田。
在寫作時,可以單獨描繪事件發生的自然環境,也可以單獨描繪事件發生的人文環境,還可以二者并列描寫。
(一)單一描繪事件發生的具體環境,開啟敘事
例如: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間霧蒙蒙的一片。(杜鵬程《夜走靈官峽》開頭)
(二)單一描繪事件發生的人文環境,開啟敘事
例如: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手里拿著個小包,穿過市集的廣場。他身后跟著個巡警,生著棕紅色頭發,端著一個羅篩,上面盛著沒收來的醋栗,裝得滿滿的。四下里一片寂靜……廣場上連人影也沒有。小鋪和酒店敞開大門,無精打采地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像是一張張饑餓的嘴巴。店門附近連一個乞丐都沒有。(契訶夫《變色龍》開頭)
(三)并列描繪事件發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例如:十二月的風呼嘯著卷過深秋的街道,枯黃的樹葉和廢棄的塑料袋、紙片,在空中翻轉著,扭曲著,戰抖著,不知道下一站會在哪里落腳。廣場上、樓宇間、小巷里,到處都是血跡,到處都是猶太人的尸體,被子彈擊穿的漏窗,仿佛是一雙雙驚恐的眼睛,緊張地打量著這個彌漫著血腥味的世界,沒有炊煙,整個小城仿佛已經死亡,連最后的一絲余溫也沒有剩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