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蘆泓
今年夏天,全國多個城市遭受大暴雨襲擊,在短短幾小時內成為一片澤國。洪澇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為重大的損失。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都曾遭受過這樣的大暴雨,可是為什么他們的城市沒有內澇?是我們的排水技術落后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這樣,我們有些地方的排水設施確實不能達到國家標準。但這是城市內澇頑疾的病根兒嗎?我們為什么不能花資金去改善我們的排水設施呢?是我們缺資金嗎?當然不是,我們國家哪年不在老城區改造,新城區建設上花費巨額支出?那我們為什么不把更多的錢投入于此,破解城市內澇的頑疾呢?顯然,有些領導干部的政績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通常而言,一個地區每年的財政支出雖然數量龐大,但面對許多耗資巨大的公共工程,難免捉襟見肘。部分城市管理者為留下一個好名聲,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財政資金優先用于建設那些看得見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的建設,使其更容易獲得晉升機會。相反,對于"有粉也搽不到臉上"的地下排水系統,盡管它關系到公民切身利益和大眾的公共安全,部分領導干部卻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這才釀成了大暴雨襲擊、水漫全城的悲劇。
亡羊補牢,尤時未晚。只有我們的城市管理者以赤誠之心,行大禹之責,時時刻刻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才能有效解決城市內澇這一難題。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城市管理者不忘初心,真真正正把以人為本落到實處呢?
使城市管理者以赤誠之心,行大禹之責,制度創新是基礎。既然排水系統長期被忽略是城市管理者長期追求面子工程的結果,那么我們就需要深化改革,在領導干部的評價和選拔標準上進行調整和創新,將評價城市管理者政績的標準轉變到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這一要求上來,把那些不太容易看得見的,但卻與老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作為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指標固定下來。這樣一來,城市管理者想要獲得晉升,就自然要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進和維護城市排水系統上下工夫。城市管理者有了利益沖動,相關資金和技術的大量投入自然是水到渠成。
使城市管理者以赤誠之心,行大禹之責,依法問責是保障。城市管理者之所以敢于忽視對排水系統的建設,依法問責的缺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就要求我們完善領導干部問責制度,對那些因為個人謀取政績,謀取私利而造成嚴重公共安全事件的城市管理者,要依法問責,嚴格依法依規處理,必要時可要求其引咎辭職,并移交司法程序。城市管理者有了敬畏之心,對于關系百姓福祉的基礎設施建設便不敢不為。
使城市管理者以赤誠之心,行大禹之責,全民監督是關鍵。人大代表要忠誠履職,每年年初對于政府提交的工作報告仔細進行審議,對公共工程的預算要進行認真監督,對政府提交的不合理的公共預算要勇于投反對票;對公共工程資金的流向要清楚明確,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媒體要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對于城市管理者不為百姓謀福祉的決策行為不留情面,堅決予以曝光。公民要時刻樹立公民意識,積極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討論,對官員的不稱職行為要敢于進行批評,情節嚴重的要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
使城市建設者以赤誠之心,行大禹之責,深化教育是根本。責任的缺失說到底是由于黨性修養的缺失,思想防線松動所致。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補足精神之鈣,筑牢精神防線,加強自我教育,時刻對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文件精神要求自己。只有切實將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鏟除思想意識領域中的毒瘤,才能在公共決策時具有一顆公心,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唯有如此,才能在城市建設中提出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規劃,克服急功近利的發展理念和政績觀,從根本上杜絕面子工程的存在。
"在破解城市內澇頑疾的道路上,或許我們最缺的不是技術和資金,而是那顆為城市繁榮,民眾福祉深謀遠慮的責任心";不錯,事在人為,技術問題也好,資金問題也罷,最終執行要靠人。只要我們城市建設管理中以文化感染人,以制度約束人,建立健全相關體制,使得我們的城市管理者以赤誠之心,行大禹之責,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時刻自覺將百姓福祉放在第一位,那么技術問題,資金問題,管理問題都會逐一得到破解,城市暴雨后的內澇問題也就順理成章,得以解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