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4-01 10:50:13
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教學目的
基礎知識:掌握文藝復興時期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
能力培養:文藝復興的成就和新航路開辟都是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勵學生從小樹立敢于堅持真理,勇于開拓創新的信念和意識。
情感、價值觀:通過評價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培養學生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比較、分析和判斷能力。
重點: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和影響
難點:如何正確評價新航路開辟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具:圖片、影片
講 授 過 程
導入新課 回顧教會在歐洲封建社會的地位,聯系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引導出為什么會出現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講授新課
一、文藝復興
1、背景
①14世紀前后意大利出現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
②歐洲封建教會對思想文化的摧殘和對人們進行精神世界的控制。進而分析:隨著新型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產生,從而掀起這場思想解放運動。
2、人文主義
3、代表人物:但丁和達?芬奇
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一位藝術大師
4、天文學的成就:哥白尼“太陽中心說:、布魯諾、開普勒、伽利略的天文成就
二、新航路的開辟
1、背景
①經濟根源:14~15世紀,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要求擴大國外市場。
②社會根源:歐洲人狂熱地追求貨幣和黃金,成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動力。而《馬可?波羅行紀》關于東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
另外補充說明:當時天文、地理知識有了進步,地圓學說流行,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客觀條件。
2、設計新航路開辟的表格,和鄭和下西洋比較
時間 國籍 代表人物 成就
1492 意大利 哥倫布 開辟通往美洲的航路
1498 葡萄牙 達?伽馬 開辟通向印度的航路
1519-1522 葡萄牙 麥哲倫 環球航行
1405-1433 中國 鄭和 七次下西洋
3、影響:如何正確評價新航路開辟
相關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