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3 17:47:21
地理這么多圖象,如果概括起來的話,其實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類問題是定性問題;
一類問題是定量問題。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規律、示意圖的解釋原理過程,這些 往往是定性的問題。再有地理考試中也會出現一些定量,就是給你圖表數據,一旦出現了圖表數據問題的時候,大家橫縱坐標必須觀察的很細致,因為有些問題是確 實需要你計算的。
這是定量的問題,但是,考題中更多的還是關注定性問題的分析。這就是讀圖。就地理讀圖來說,包括的圖象類型很豐富,很多。那么怎么讀圖呢?
第一,就是讀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這是一個大的輪廓圖。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們的基本分布和輪廓,另外重要的運河、海峽的關鍵運口。我覺得這是讀圖的第一個層次,把整個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記住。而且這種記住,要作為一種常識。
第二,就是具體的圖。提醒大家學習自然地理的時候,就是《必修(上冊)》,要關注閱讀自然地理規律圖,主要包括四幅圖,這是在《必修(上冊)》,每一個單元大家要關注一幅圖,是什么呢?其中大氣圈,大家比較關注氣候類型分布圖,水圈,就是陸地和海洋這一塊,大家要關注洋流的分布圖,當然陸地淡水,就是水循環的分布圖也要給予理解。再有陸地環境中,大家還要關注自然帶的分布圖。最后是板塊分布圖。
第三就是大家最頭疼的世界級中國區域圖,大家覺得在讀區域圖時覺得復雜,而且擔心考試中隨便出了兩條經線、緯線畫一個小方塊讓你確定這個地方是什么,這并不是現在考試的方向,現在考試并不是要考查你對某一塊地方是不是可以背下來它在什么位置。
而是考試中它一定會把非常明確的位置給你框定好,是在什么緯度,什么經度,典型的城市、典型的地形區都標注出來,讓你肯定認出這個區域,就像在考試當中你自己讀地圖一樣,確定了位置之后,讓你干什么呢?要讓你在這個區域圖上分析問題,分析什么?分析自然的規律、人類活動的規律。所以,世界和中國區域圖的閱讀也給大家一個方法,大概可以分這么幾個步驟:
第一,先選好一個區域。每天隨便拿地圖掏一個紙窟窿,找一小塊,選定一個區域,選定區域之后做區域定位。這個定位很重要,考地理的時候,你一定要抓住這點,就是拿到地理題,第一件事就問在哪兒,然后再問是什么時間,最后是發生什么事,我們再去研究。進行空間定位很重要。空間定位怎么定位呢?一般來說,先看緯度,再看海陸,再看相互的關系。位置是定熱量關系,海陸位置是定水分關系。
在這里我還想強調,定海陸位置的時候,大家一定要關注三類國家:
一類國家是島國,
一類國家是海陸兼備的國家,
一類國家是內陸國。
這三類國家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三類國家,因為所處的海陸位置不一樣,發展策略是不同的,所以要關注這三類國家。再有根據一些相關的信息,比如一些典型的湖、河等典型地形區可以幫助你確定這個位置在哪兒。
第二,定好位置之后,分析這個區域的自然要素特征。自然要素特征最核心的是地形、氣候、水。這三個自然要素去分析的時候,
①要找氣候,這是自然界最基礎的要素,而且是地帶性要素的基礎。
②去找地形要素,這是非地帶性要素。
③看水,因為水文要素是受地形和氣候影響的,氣候影響水量,地形影響水的流向、流速。
這樣把三個要素疊在區域,這是單一要素一個一個往上疊,之后對不同的要素之間的關系琢磨一下。比如說,這個地區是這樣的氣候,這種氣候會使它的水量怎么樣呢?這個地區是這種地形,這種地形會影響到氣候、水文什么呢?相互之間的關系搞清楚了。這是第二步疊加自然要素。
第三,分析這個區域的各項人類活動,這個就由你自己想象。在這樣一個緯度海陸范圍之內,這種氣候、地形、水的狀況下,人類的衣食住行該怎么安排呢?你就去想。衣食住行實際上就是工業、農業、交通、城市、人口等這樣的一些活動,于是你圍繞著這樣的活動,去把相應的區位因素回憶起來,進行區域分析。
第三方面,分析了自然、人文、區位要素之后,你就去推斷這個地區的區位的優勢是什么?是水最優越,還是氣候最優越,人文因素當中是勞動力最豐富,還是資金最豐富,去找它的優勢。找到優勢,再找劣勢,優、劣勢找到之后就可以確定出這個地區中的核心問題了。如果說發展的話,自然條件中水是限制條件,缺水肯定是它的問題。
人文要素中,如果這個地方勞動力短缺或者什么,你也可以找到它人文方面的問題,所以確定區位問題,最后確定這個區域的發展方向。所謂“發展方向”就是把劣勢轉化成優勢,或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或取長補短,都可以作為發展戰略。這是第三方面讀世界和中國區域圖隨便找出一個區域來做這樣疊加性的練習。
第四方面,就是大家同時要關注教材中的圖,關注教材中圖就是剛才提到的,教材中的每一幅圖往往是有個性特征,大家除了關注前面說的規律性的圖之外,同時也要關注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個性化的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