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4 15:41:45
中考歷史三輪復習策略指導篇
考查的內容,既有中國史、世界史、鄉土史,復習時間短、任務重,復習過程必須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同時給教師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首先教師要依據《歷史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認真研討,了解近三年的考試狀況,明確中考的內容、動向及考試類型的變化。
一輪復習:系統復習。
復習的第一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課本是復習備考的依據,但復習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明確復習的要點、難點、疑點,以讀、議、練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及時思考自查,找出自身的弱點和肓點,為系統理順每節課的重點內容和基本線索提供了依據。
如中國近代西方侵略的重點事件可歸類為: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全面侵華戰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引導學生分別從每次戰爭爆發的背景、條約的內容、給中國造成的影響及其結果等方面進行縱橫分析比較,歸納出戰爭及條約不同、相同之處,延伸世界的發展與中國的關系;而中國近代化探索務必掌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重大事件,針對中國近代化探索問題的理解,其實就是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近代中國先進分子探索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的過程,可根據相關的圖片或史料分析出中國近代探索相關的事件名稱、背景、內容、影響、特點及其它們之間聯系與不同之處等等。通過對西方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近代化的探索全過程進行分析,從中發現“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引起了中國人民思想解放運動,中國人民開始了抗爭與探索”,說明這兩部分內容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因果關系。復習時一定要注意挖掘出事件之間的規律,對學生理解、歸納、概括問題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
二輪復習:專題歸類。
經歷了第一階段的復習,學生掌握了較多的基礎知識,但知識是零碎的、孤立的,還沒有從宏觀上整體把握知識脈絡。第二階段,老師把第一輪復習的知識分類以專題形式進行歸納總結,縱橫串聯,分析比較對照,突出事件的相同點、突破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形成網絡。
二輪復習是綜合能力突破時期,針對考點知識一一過關落實:
1.理清歷史 考點內容的變化,復習才有針對性。
教師備課時依據考點,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的要求,把握好教材,查漏補缺,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按照中考難度基礎題、中檔題、能力題各占5:3:2比例,復習時一定要重視基礎而淺顯的考點知識,對易錯、易混的知識點,要強化記憶,特別對知識點中的關鍵詞要把握準確,消除復習中盲點,避免學生在考試時粗心大意,造成看錯、想錯、做錯而不應該丟分的現象,影響學生的正常發揮。
2.密切聯系時政,關注熱點和焦點問題。
復習時注重歷史與現實重大政治生活、時事熱點的聯系,關注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和周年紀念活動,如《辛丑條約》的簽訂、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九一八事變、紅軍長征勝利、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文革的結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召開等紀念日,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目的做到學以致用,通過聯系所學知識,發表自己的觀點,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加深了歷史與時事問題的相互滲透。
3.處理好二輪復習中“師精講和生優練”的關系。
二輪復習時要把教師的講和學生的練有機地結合起來。講要做到“精”講:以講解題的思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為主,“講”要講出新水平、新信息;所謂“精”就是強調教師有針對性選擇習題,起到鞏固基礎知識、強化知識的梳理、釋疑解難、指點迷津的作用。“練”要做到“精”練,既要通過“練”鞏固基礎知識,又要通過“練”來總結做題的方法、規律,不斷培養自己的思維、歸納知識的能力;“練”要練出新題型、新思路,通過適當的練習,牢固掌握課本知識,達到靈活應用和提高應試能力的目的。同時進行模擬訓練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模擬題做到要精挑細選,按照 類型、題量、時間進行訓練。訓練時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涉及到容易錯、易混淆知識點要多強調,此時部分學生比較浮躁,復習中怕麻煩,解題過程過于簡單化,所以復習過程的不要因為疏忽造成無謂的失分。
4.精選試題,適度有效、科學訓練是復習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徑。
目前,根據我市歷史 具體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選好復習資料,精選我市近幾年中考題、各地區模擬題,突出典型性、實用性進行仿真訓練,做到舉一反三。依據本年度《考試說明》中命題范圍,確立訓練題目的深淺以及相關題型的變化,體會中考命題的思路,擴大學生做題的寬度和深度,但要防止拋開教科書,搞“題海戰術”;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分層在規定時間內有效訓練,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和解題的準確率,更能檢驗學生復習的效果,達到復習預期的目的。
三輪復習:梳理知識,查缺補漏。
三輪復習離中考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針對二輪復習中發現的問題,認真梳理歷史知識,進行反思歸納。一輪復習近兩個月時間,二輪復習用了一個月,三輪復習僅3個周的時間,周期最短,務必在考前克服重資料、輕課本的現象。一輪復習掌握的基礎知識出現了復習后忘掉的情況,回歸教材就是要解決“遺忘”的問題,周期短就不容易遺忘。通過一輪復習教材、二輪做題訓練,學生對自己復習過的知識心中有印象,哪些內容測試時有失誤,哪些內容還不會,將來可能還考哪些知識,這樣帶著問題去看書、去復習更有針對性,從而做到查缺補漏。但回歸教材一定要有計劃性,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每位同學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必須按計劃去完成,回歸課本是保證減少無故失分的關鍵。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