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4 15:05:04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兩個最重要的睡眠時間。一個是晚上11點之后一定要開始睡覺,一個是中午要有10到30分鐘的午休時間。這是你從“后進生”邁向“優等生”的第一步,即:保持旺盛的精力,杜絕“打瞌睡”。有不少同學在尋找自己學習的失誤時都忽略了這一點,然而,這一點處理不當,對于中等以下程度的學習者的打擊往往是致命的。你可以回憶你的學習歷程,你肯定也有過輝煌的時候,是什么時候開始“墮落”的?是經常在中午時去操場打球,還是連續有一段時間總是中午有事?總是熬夜?導致白天瞌睡難耐?特別是晚自習效率極低,完不成作業!逐步陷入了學習的“惡性循環”中!
其次,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與“三閑”做堅持不懈的斗爭。所謂“三閑”是指:閑話、閑事、閑思。這是做學生的最大敵人。能控制住“三閑”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
四、避免總是被老師“傷害”
任何一個老師都不愿意傷害學生。但是如果你經常被老師“傷害”,那就離“差生”不遠了。老師怎么會“傷害”學生呢?當然,這里的“傷害”不是人身傷害,而是老師無意間扼殺了你的思維。這種情況主要是你沒有按時完成作業造成的。我們都知道,不論干什么事情,關鍵在于“落實”。就學習而言,老師講的再好 ——“天花亂墜”,“生動有趣”,那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最終不落實在作業上,特別是數理化,只講不練,一切都如過眼煙云、曇花一現,學生很難應付現在的各種考試。因此,及時完成作業,對于學好數理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統計結果表明:成績不理想的同學,99%與此有關。作業是考察你對課本知識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載體。每一次老師在評講作業時,你都沒有做或大部分沒有做,都是直接聽老師直接把答案講出來。那么,你就一此又一此地喪失了培養和訓練你的思維的機會。
學生還沒有認真、細致地思考,就聽到了答案,這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最大是傷害。
教師是一種培養人的職業。教師都想把學生培養成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材,因此,負責任的教師總是想盡辦法不傷害學生的思維,把評講作業的時間一再后推,甚至寧愿不講,而把答案以“告示”的形式公布出去。老師的這些良苦用心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理解的,因此,就有不少同學經常受到來自老師的傷害,久而久之,就淪落為“差生”。那么,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差生”的行列而又想趕緊跳出來時,就必須注意這一點。
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無論如何也完不成所有的作業,但是,你必須在老師講之前做一部分,比如:隔一題做一題。而事實上,每一節,只要你能靠自己的努力完整地做8之12道題,基本上就可以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針對優秀學生而布置的。因此,身出“差生”行列的你,根本沒有必要全部做完。具體做多少,你自己心中要有個目標,“人貴有自知之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你沒有完全被老師“傷害”,就會進步。有時候,進步會在“名次”上體現出來,有時候,可能只有你自己和任課老師清楚,這也是“有自知之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