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03 17:54:03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物理很難,那么到底難在哪里呢?
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 教師閆文浩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分析得出以下四點原因:
(1)脫離生活
現在大部分學生課業繁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意識去觀察物理現象,思考和分析的時間就更少。長期以來,使學生的學習越來越脫離實際。
現在學生的課余時間除作業以外被各種娛樂活動占據,手機更是占據了大部分時間,而手機中娛樂中又缺少學生能夠直接理解的物理知識。
一般人都會認為男孩子學習和理解物理相對容易一些。這個觀點并不一定正確,但略有幾分道理。大部分男孩喜歡舞刀弄槍和玩各種機械電子玩具,而各類玩具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識。日積月累,也會儲備很多物理現象和實例。
(2)理解能力較弱,不求甚解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即使一字不差地背下來,遇見類似的題目還是照樣不會解。因為學生并沒有完全理解課上所講的每個知識點,并且有很多學生只是理解表面,沒有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很多學生都知道物體的運動狀態跟力有關系,但并不理解為什么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老師出題時隨便將已知條件改一個數據,你仍照背下來的思路去解,肯定會出錯。
(3)其他學科能力不足制約物理
學習物理是需要其他學科知識的,尤其是需要數學的幫助(不僅僅是數學計算,還有數學中的各種思想)。因為你要解決物理問題,必須要通過數學工具來建模什么的,用數學來解決。也就是說如果你數學不過關,那么很多物理問題你是解決不了的。歷史上的牛頓為了解決物理問題(與萊布尼茨同時)創立了的極其重要的數學分制——微積分。
好多物理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例如物理“四大杰出青年”——伽利略、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
(4)生活經驗導致錯誤的認識太多
生活經驗并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的物理結論。舉個例子,當我們徒手推火車的時候推不動,我們會說用的力太小,小于阻力,所以推不動。但根據二力平衡可以知道實際上推力是等于阻力,合力為零,無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