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03 17:50:57
復習課就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某一階段,把平時相對獨立進行教學的知識,特別是其中帶有規律性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總復習就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如何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的質量,最大地限度地取得復習效果,是值得所有教師花精力認真探討的。復習課按種類分,有階段性復習(如章節復習)、期末總復習、升學考試總復習。現就對如何上好升學考試第一輪總復習提出我自己的一點看法。
第一輪復習側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題型的復習與練習,以課本為依托,著重在基本知識的回顧與加深。整個復習過程中,課本發揮著關鍵作用,復習的目的是能讓學生從課本出發最終再脫離課本,實現對課本從熟悉到熟練掌握的轉變。以往的復習課經常采用的是教師帶領學生看課本,這樣從表面上看或從教師角度出發,感覺一節課時間利用得很充分,好像大家都沒有閑著,整個課堂始終在老師預先設計的節奏與步驟下進行,但是這樣的復習課只是教師一相情愿的自我感覺良好,對學生而言,這樣的課堂效率并不高,學生始終處在被老師拖著或趕著走的地位,學生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無法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掌握復習進度,因此這樣的課堂實際上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學生只是配合老師將課堂進行下去的配角,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未實現,課堂實際效率并不高,復習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針對此情況,我們備課組大膽地對復習課的模式進行了改革,目的是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自主行動起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合理安排復習時的側重點。現以《熟悉而陌生的力》一章為例將主要模式總結如下:
一、首先是基本知識的復習
將所有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按課本順序以填空提綱的形式整理歸納,課堂上發給學生,讓學生分三步進行基本知識的復習。
第一步,自己填空,不確定或已忘記的知識點可以翻看課本進行掌握,根據復習內容的多少此段時間控制在10~15min,但是這個過程學生是不允許寫到提綱上的。
目的:這樣的提綱可以將知識點面面俱到地羅列,讓學生全面復習,又避免了教師習慣性地無用重復,節約了大量時間。學生的自主復習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翻看課本時的側重點。既起到了對課本的全面復習,又照顧到了不同學生的自身情況。
第二步,小組討論,四或六人一組,以組長(學習較好的學生)為核心,組長安排具體分工,原則上要求每組將所有知識點核對一遍。此段時間大約在3~5分鐘。
目的:主要是檢驗每個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準確度,以免學生在翻看課本自主復習時出現失誤,這樣做的另一優點是,能讓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行動起來,學生不再是課堂上老師照顧不到的六十分之一,而是每個小組內必不可少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第三步,班級討論,如果組內仍有確定不了的問題,可以提出疑問,在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解答,最后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可由教師進行釋疑答惑。此段時間大約在2~3分鐘。
目的:基礎知識不留任何疑點,必須準確全面掌握。
為確保全面掌握基礎知識,要給學生列出具體的基礎知識提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