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03 17:01:07
學習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 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物理考試重點之轉換法
在 中,比較常用的科學方法就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模型法、轉換法等等,也許同學們對于轉換法是不陌生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部分實驗運用到了轉換法。但是何為轉換法?什么情況下就是轉換法?
相信同學們是一知半解。下面讓我們來結合相關實例,分角度進行探索,以期能更深入認識和感受轉換法的特殊魅力。
轉換法的含義
采用“轉換法”的立意就是: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過轉換探測手段,實現更為直接的觀測,或運用物理量之間的關聯對應實現間接測量。作為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轉換法的應用其實非常廣泛,總體來看主要有三種作用:將微小的事物進行方法,將抽象的事物賦予形象,將隱藏的奧秘轉為可見。
對細微進行放大
在我們用實驗感受并認識“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這一規律的過程中,通常物體發聲振動時的振動的振幅都較小,肉眼難以觀察到。因此,為了突出物體發出聲音時正在振動,可通過展示物體振動時所產生的效應,如激起水花、使懸掛著的乒乓球被反復彈開等,即轉換為觀察具有明顯視覺效果的連帶現象,來感知原來 不易覺察到的聲源振動。
再如,圖中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在桌面上放置兩個平面鏡M和N,讓一束光依次被這兩個平面鏡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上某一刻度處,形成一個光點。若在兩平面鏡之間桌面用力F往下壓,M、N將會向中間傾斜,這種傾斜肉眼難以觀察到,但由于M、N之間的距離較大,光點會在刻度尺上從原來的光點移動一段較為明顯的距離,即把桌面微小形變的“信息”放大并呈現出來。
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看不見摸不透,因此這部分的概念較難理解。雖然力可以直接感知,但如果產生作用力的兩個物體與人無關,就不易感知了。
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力所產生的效果來認識力是否存在:如觀測物體發生的形變(如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實驗中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或考察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發生改變(物體由靜止變運動/速度增大減小等等),兩種情況中只要出現一個,就可以認為相關力的作用是存在的。事實上,對 的探究就是利用力所產生的效果來達到目的的,這亦是轉換法的經典運用。
“壓強”,尤其是氣體壓強也是非常抽象的物理量。馬德保半球實驗是轟動一時的能證明大氣存在壓強的實驗,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的現象來證明大氣存在壓強,如“紙”能托住杯中水,“瓶子吞雞蛋”等。再如, 可證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兩個鉛塊粘合在一起可以證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將隱形化為可知
在學習電磁知識時,我們也會遇到將不可見的磁場轉換為鐵屑的分布,通過受磁場作用力影響的鐵屑的分布來反映磁場的分布情形,從而建立磁場的理想模型——磁感線。在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時,將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轉換為電磁鐵對大頭針的吸引數目,大頭針的數目越多,說明磁性越強。
還有,對于身邊不可見電磁波的產生,可以利用導線在短路干電池的瞬間,令收音機發出“咔”的聲響,說明了迅速變化的電流可以產生電磁波,證實電磁波存在的真實性。
小編寄語
現在的你了解轉換法了嗎?還能再舉出一些例子嗎?在考試中若遇到類似 能夠順利答到點上嗎?
雖然 知識一片小天地,但其中涉及的科學方法的相關內容也是不勝枚舉。希望同學們開動腦筋,通過各種例子,思考和辨析不同方法的應用,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學習內容,預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更多內容請關注 網。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