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中考網 2019-05-08 17:47:48
三十二(2016·陜西中考)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
①動漫是兒童最早接受并最受歡迎的娛樂節目。動漫文化也是時下青少年文化的代名詞。
②?科學家研究表明,動漫與兒童之間存在某種天然的聯系。現代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具有把萬物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天性,而動漫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可以把任何非人類的東西人格化,賦予它們情感、語言、思維和行動。所以動漫中勤勞的小蜜蜂、懶惰的加菲貓,都可以滿足兒童的無窮想象力。動漫作品中借助幻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現實生活的形象,雖然必未符合成人的思維邏輯,但卻遵循兒童的邏輯和情感體驗的特殊方式,容易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
③兒童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時到底有何生理差別?科學家研究發現,成人在觀看由真人表演的電影片段和虛擬角色的動畫片段時,大腦活動有顯著的差異,即成人的大腦內側前額葉自動參與加工現實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對卡通動畫表現的虛擬場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卻沒有類似的自動加工。當兒童觀看動畫片表現的虛擬場景中的非人物角色時,他們的大腦內側前額葉是否會與觀看真實生活中的人物一樣被激活呢?科學家通過磁共振成像技術測量10歲兒童觀看電影和卡通片段時候的大腦激活情況,其中電影和卡通片分別代表真實和虛擬生活場景。實驗結果發現,兒童的大腦內側前額葉在觀看電影表現的真實人物和卡通片表現的虛擬角色時候都會被激活,這與成人的神經活動方式不同。兒童直到10歲時,其大腦內側前額葉還是不能自動區分真實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虛擬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④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逐漸成長為青少年,想象從遠離現實逐步向現實世界靠近,但為什么如此多的中學生仍然喜歡動漫?這是因為作為以動漫為伴成長起來的一代,這部分青少年仍然習慣從動漫中獲得情感、娛樂的需求。青少年不再像兒童一樣滿足于簡單的童趣幻想、游戲情節,他們不會僅僅滿足于學校和家庭的生活體驗,他們渴望接觸外面的世界。但由于現實條件的限制,他們不能從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于是他們借助動漫尋找理想中的虛擬世界。因此,動漫在人的青少年時期承擔了情感轉移的作用。同時,對青少年來說,觀看動漫影片也是一種有效疏解壓力的方式。每個人成長其實都有痛苦,青少年可以在動漫中找到某種平衡點,獲得釋然的感覺。現在,大多數動漫作品將主人公設定在與普通人群相近的狀態,并通過主人公不懈的努力而獲得成功。青少年能從動漫創設的虛擬世界中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個性張揚”,自我意識得到了強化。
⑤可見,青少年觀看動漫絕對不是一種幼稚的行為,而是一個復雜的情感、心理過程。
(根據相關材料改寫)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