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4 15:00:47
第一章第一節
1. 地球的形狀:不規則的球體。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3. 什么是緯線?什么是經線?
4. 緯度的變化規律:
赤道的為0° 從0°向北增加為北緯,直到90°N(北極)
向南增加為南緯,直到90°S(南極)
5. 經度的變化規律:
6. 兩個經緯網圖:
7.①南北半球分界線:赤道 ②東西半球分界線:20°W,160°E
③ 東半球范圍:20°W 0° 160°E
④ 西半球范圍:160°E 180° 20°W
第二節
1. 自轉的方向、周期,產生的現象
2. 公轉的方向、周期,產生的現象
3. 公轉示意圖
4. 五帶的劃分:
①熱帶和溫帶的界線 ,
②溫帶和寒帶的界線 ,
③熱帶有 現象,寒帶有 現象。
第三節
1. 地圖三要素
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種)
3. 比例尺的大小與表示范圍,表示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4. 相對高度的計算。
5. 等高線疏密與山地坡的關系
6.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圖。
第二章
第一節
1. 七大洲和四大洋
①記各大洲、大洋的相對位置、輪廓。
②南、北美洲分界線 ,溝通的洋
③亞、非分界線 ,溝通的洋
北美、亞的分界線 ,溝通的洋 。
第二節
1. 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內容是什么?
2. 板塊運動:
①記六大板塊圖。
②板塊運動的類型及產生的現象(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亞洲東部島嶼、科迪勒拉山系的產生原因)
③板塊學說的內容:
第三章
第一節
1. 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2. 記天氣符號。
3. 污染指數與空氣質量級別。
第二節
1. 氣溫的日、年變化規律(尤其分清南、北半球)
2. 氣溫分布的表示方法:等溫線(密:溫差大,疏:溫差小)
3. 氣溫的分布規律(3條)
第三節
1. 降水的分布規律。
2. 影響降水分布的因素。
第四節
1. 構成氣候的要素:氣溫和降水
2. 影響氣候的因素。
3. 氣候類型圖及氣候特點。
第四章
第一節
1. 人口增長速度的表示方法:自然增長率。
2. 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大稠密區。
3. 人口過多帶來的問題。
第二節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發源地、分布、建筑
第五章
第一節
1. 世界上面積前六位國家的輪廓圖。
2. 地跨兩洲的國家:
第六章
第一節
1. 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亞洲相對位置圖:
2. 地形特點
3. 主要河流及注入的海洋
4. 氣候:
①氣候特點:
②亞洲氣候分布圖和非洲氣候分布圖
第七章
第一節
1. 主要的自然災害及原因
2. 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3. 日本工業分布圖(臨的海洋及工業分布特點、原因)
第二節
1. 東南亞的組成
2. 馬六甲海峽(位置、溝通的洋)
3. 氣候類型(2種)
4. 主要的農作物及產量最大的國家
5. 主要的河流及與山脈的關系
第三節
1. 印度輪廓圖:主要的河流、地形、首都及農作物的分布
2. 主要的自然災害及產生的原因
3. 印度主要的工業原料、資源及與工業的關系
第四節
1.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東 烏 西 葉 中 勒 東
歐—— 拉—— 伯——尼—— 西—— 拿——西
平 爾 利 寒 伯 河 伯
原 山 亞 河 利 利
脈 平 亞 亞
原 高 山
原 地
2. 俄羅斯以重工業為主(與日本的區別)
第八章
第一節
1. 地理位置優越:三洲五海之地(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
2.目前世界上儲量最大,生產、輸出石油最高。
2. 石油外運到西歐、美國、日本的主要路線。
3. 中歐的氣候及主要的河流。
4. 中東人種、阿拉伯民族
第二節
1. 西歐發展傳統畜牧業的條件
第三節
1. 非洲輪廓圖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特點
3. 人口、糧食與環境的關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