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7 20:33:33
2019蘇教版中考政治第一單元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親近社會
第1課 成長在社會
1、請列舉改革開放以來,取得這些變化的原因有哪些?①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②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指導④全國人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2、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發射,嫦娥一、二號飛船升空,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民主制度不斷完善,成功舉辦奧運會,上海世博會。
3、建設和諧社會,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促進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
4、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第2課 融入民族文化
1、文字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2、中國文化的特點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3、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就是要積極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4、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于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
5、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團結統一 、 愛好和平、 勤勞勇敢 、自強不息 的偉大民族精神。
6、我們如何對待外來文化?怎樣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7、又如何對待中華民族的文化?①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②注意防止和剔除傳統文化中消極和落后成分(去其糟粕);③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8、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派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奧運精神等。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內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10、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的脊梁,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戰勝困難和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③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④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客觀要求。;⑤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學生應怎么做?①增強愛國情感,熱愛祖國和集體;②樹立遠大理想,明確社會責任;③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④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于承擔振興中華的使命;⑤勇于實踐和創新;⑥生活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
第3課 笑對生活
1、挫折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即:給人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的消極影響;和給人以一種教育或磨練,使人奮起和成熟的積極影響。
2、挫折和創新有何關系?挫折激勵創新,創新戰勝挫折。
3、為什么要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勇于創新①,可以激發我們的創造潛能,造就有用人才;②可以激發我們攀登人生高峰的熱情,督促我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勇于創新是我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必由之路。③創新精神是中化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4、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你認為國家、學校和中學生分別應怎么做?
國家: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③加大對教育、科技和創新人才培養的投入;③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環境
學校:①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②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種課程和選修課;
學生:①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知識基礎;②勤于思考、勤于動手,提高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敢于善于創新。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