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7 22:42:26
一、忌從書中找題,照搬照抄難以保證答題的準確性;
有的同學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出于僥幸心理,把老師上課所講的例題或自己在教輔書中做過的題目和答案不厭其煩地密密麻麻地抄在課本的空白處,甚至把課本的原文字都遮住了。考試時,憑著自己的印象在書中一題一題地找,或照搬照抄,或斷“題”取“點”。最后寫出來的答案與試題的要求貌合神離、相距甚遠,難以保證答題的正確性和準確性。
二、忌題題翻書,時間不夠用
;有的同學對開卷考試感到輕松,認為不就是到考試時翻翻書嘛!但真到考試時,若要題題都在書中找答案,恐怕考試時間就不夠用了,這樣,在規定的時間內翻來翻去,一些同學自己都翻糊涂了。所以,像選擇等一些客觀性試題,一來題量大,難度較低;二來每題所占的分值較小,有關的知識應盡量消化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考試時應不靠翻書解答。如果實在不能確定答案,再翻書查找。
三、忌不仔細審題,答案思路不清晰;
這主要表現在解答主觀性試題上,有的同學在答題時,不是先審題,是先忙于抄書,看書中哪些段落與試題內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由于審題不清,缺乏對題目的整體理解,也就難以形成一個完整思路,往往是東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領。最后很容易出現偏離試題要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論證不充分等問題。
四、忌只看“有字書”,忽視“無字書”,缺失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和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局限于書本。
這類試題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發散性的特點,一般說來,在書中很難找到現成的答案。如果考試時,只翻閱“有字書”,是無法滿足這類試題要求的。它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應關注社會生活,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