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8 18:37:45
民生問題
1、黨和政府解決民生問題體現哪些觀點?
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②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③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對人民負責,努力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宗旨;
④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關系;維護公平正義,有利于社會穩定。
2、黨和政府怎樣解決民生問題?
①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②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和諧發展”的執政理念;
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④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⑤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大力弘揚頑強拼搏、同舟共濟的抗災精神;
⑥政府部門要依法行政,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 、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3、為解決民生問題,我國正在實施的戰略國策有哪些?
基本國策:計劃生育、對外開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自主創新、三步走戰略、中部崛起戰略。
4、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的什么原則?體現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5、(1)“新愚公移山”的三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成為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
這些“難事”的存在反映了我國什么樣的基本國情?(民生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我國目前還處于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會;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2) 解決這些“難事”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請你為解決這些“難事”開出藥方。
①最根本的措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為解決這些困難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②我們還要大力發展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實踐保障制度。
③加大對“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④堅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加強對勞動者的就業培訓,促進就業。
(3)“新三難”反映了什么問題?這問題將給我國發展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脫節問題)。
不利影響:
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進程,不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②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創建;
③影響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④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利于農村的發展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等。
(4)請你為解決“新三難”,提建議。
①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素質;②深化改革,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政策、資金支持;③實行工業反哺農業,以工促農的戰略;④貫徹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五個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⑥完善立法,嚴格執法,保障農民的基本權利,關心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等。
6、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兩免一補、營養餐等有何意義?
①是保證適齡兒童和少年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重要舉措;②有利于縮小社會差距和實現教育公平;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質,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④有利于減輕人民經濟負擔,構建和諧社會。
7、(1)兩會中從李總理的講話,你看出了我國的發展思路有哪些?
①加強國家合作,促進和平與發展;②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關注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④重視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等等。
(2)李總理答教育小編問體現了黨和國家高度關注民生問題,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嗎?請你列舉近年來我國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來改善民生?(三個方面即可)
原因:是由黨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決定的;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的;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一切財富創造的源泉。
舉例:①解決好就業再就業問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和醫療衛生需求;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規范分配秩序,充分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③有效調節過高收入,依法取締非法收入等。
(3)請從兩個方面談談你閱讀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①做改革的擁護者、支持者;②學會合作與競爭;③培養開放、平等、參與的國際意識,關心祖國的發展;④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⑤努力學習,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全球觀念。
8、 “新華網”等多家主流媒體開辟“兩會直通車”等,邀請兩會代表、政協委員與網民面對面的交流,此舉有何重要意義?
答:①為廣大網民表述訴求、傳達民意、建言獻策提供一個迅速快捷的平臺: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參政議政,充分有效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行使批評權、建議權和監督權;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匯聚民智、科學執政、民主決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國,政府依法行政,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實現社會公平。
2019年中考思想政治時事熱點剖析
10、黨和政府大力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有什么重大意義?
答:①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②有利于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③有利于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④有利于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建設;⑤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等;是黨和政府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舉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