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05 23:28:34
目前人們對于脫分化過程的本質還不清楚。分化細胞在細胞周期中是處于一種相對靜止狀態的細胞(G0期細胞),脫分化是要打破這種狀態,使細胞進入細胞周期中的G1期,并沿著G1期→S期→G2期→M期的循環進行細胞分裂,形成愈傷組織。現在發現細胞周期受基因調控,一種稱為編碼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CDK(cycilindependentkinase)的基因和一種細胞周期蛋白(cyclin)可能與植物細胞脫分化的第一次分裂啟動有關。那么,什么因素誘導細胞周期調控基因的作用,培養實踐證明與外源激素有關。至于激素如何誘導以及誘導作用的過程目前仍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分化細胞脫分化后細胞結構有兩點明顯的變化:一是在細胞內出現液泡蛋白;二是葉綠體轉變成原質體。
當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細胞后,經過一段時期的分裂,細胞群體變成不是一種細胞類型的均一群,又會產生分化,形成分生細胞或分生細胞團,由此再生成植株有兩條途徑:一是形成體細胞胚(功能類似于受精過程產生的胚),通過體細胞胚形成再生植株。二是走器官發生的途徑再生植株,分生細胞在一定的誘導條件下重建芽的分生組織,分化出芽后再生根,成為完整的植株。
5.為什么要在避光條件下培養愈傷組織?
對于植物組織培養來說,光照條件非常重要,包括光照強度、時間和波長。但在愈傷組織的誘導階段往往要暗培養,而在分化再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光照。愈傷組織誘導階段的暗培養有利于細胞的脫分化產生愈傷組織,如果在光照條件下容易分化產生維管等組織,不利于產生大量的愈傷組織。
6.什么是人工種子?
人工種子(artificialseed)是指通過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獲得的具有正常發育能力的材料,外面包被著特定的物質,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發芽成苗的植物幼體。人工種子的概念中包含的“具有正常發育能力的材料”通常是指胚狀體(目前國外有使用不定芽、頂芽和腋芽的),它可以由三種途徑產生:
(1)由已脫分化的外植體直接產生;
(2)由愈傷組織產生;
(3)由懸浮細胞培養產生。對胚狀體的基本要求是:①播種后能快速出苗;②根和芽幾乎同時生長,不產生愈傷組織;③同步化程度高;④活力強;⑤形成的幼苗的形態與生長要常。
“外面包被著特定的物質”是指人工種皮,制作人工種皮的材料有海藻酸鈉、明膠、樹脂、瓊脂糖、淀粉等。對人工種皮的要求是:能保持胚狀體的活力,有利于貯藏運輸和萌發。選取的材料要有韌性,耐壓,對胚狀體無毒害,含有胚狀體發芽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或植物激素,還應含有殺菌劑,以防播種后微生物的侵害。
人工種子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現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植物產生胚狀體能力弱,難以形成同步化的有強活力的胚狀體;成本較高;運輸貯藏以及機械化播種問題也未解決。因此,現在很少有人以生產為目的進行人工種子的研制。
7.植物微型繁殖技術高效快速的實例有哪些?
植物脫毒(virus-free)和離體快繁(invitropropagation)是目前植物組織培養應用最多、最有效的方面。生產上許多無性繁殖作物均受到病毒的侵染,從而導致品種的嚴重退化、減產和降低品質。利用植物分生組織進行培養可以使新長成的植株脫去病毒。利用這種方法生產無病毒苗的農作物有馬鈴薯、甘薯、大蒜、草莓、蘋果、香蕉等,并已大規模應用于生產。離體快繁技術可以使一些植物的擴增速度比常規方法快數萬倍乃至百萬倍,而且產生的幼苗遺傳背景均一,重復性好,不受季節和地區限制。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很多年產百萬苗木的組培工廠,成為一種新興產業。離體快繁技術在觀賞植物、園藝植物、經濟林木和無性繁殖作物上已得到廣泛應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