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07 12:09:21
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常用虛詞總結
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四、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后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
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賣油翁》)
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懼,投以骨(《狼》)
②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峽江寺飛泉亭記》)
4、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