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07 15:54:31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A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B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員。
C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D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正式科舉考試,時間每年一次,地點府(州)縣,應試者儒生、童生,獲取功名秀才
鄉試,時間三年一次(秋),地點省城,應試者秀才,獲取功名(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時間三年一次(春),地點禮部(京城),應試者舉人,獲取功名(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時間會試后同年4月,地點宮殿,應試者貢士,獲取功名(進士)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類: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連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古代科舉考試。
五、詩句與人: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
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師。——諸葛亮
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李白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
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歐陽修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世上蒼痍,詩中圣哲;人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
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汩羅江上萬古悲風。——屈原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范仲淹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李清照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魯迅
毛澤東稱朱自清:“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列寧贊高爾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
芭蕾舞的化身:烏蘭諾娃。
關漢卿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