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07 23:07:58
"你不生氣嗎?"我問道。
"為什么要生氣?我英語交過白卷,吃過鴨蛋,你這算小巫見大巫,女兒像老爸啊!"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平時對我最嚴厲的老爸。我迷惑了。
"是呀,我和你媽都希望你能念好書,將來有出息。你都這么大了,應該知道在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來。"
"謝謝你--老爸!"
"謝什么?"他望了望田野、莊稼,滿懷希望地說,"夏天到了,豐收的秋天還會遠嗎?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剎那間,我釋然了。"長安城何在?只在馬蹄下!"我應該奮起直追。
凝望著這初夏的小雨,忽然感到爸爸的言行就像這小雨伴隨著涼快的微風一樣,悄悄地飄灑于大地,無聲無息地滋潤著我,影響著我。讓我理解了杜甫的詩句"潤物細無聲"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對人產生了潛移默化影響的最高境界。我和老爸在雨中漫步談心的場景,就是那一堂語文課。
精彩析評
這是由閱卷專家組推薦的最感人的中考滿分作文之一,其推薦理由具體如下:
1.對話展開,緊扣題旨。本文把故事放置于小雨的環境中,用人物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緊扣了題旨。雨中爸爸的關切、寬容、循循善誘,頗具"語文老師"的風范,而小雨中的環境以及雨中的感悟又緊扣語文課本中杜甫的詩句,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2.環環相扣,結構嚴謹。開頭的"他"是誰,設置了一個懸念,直到下文才交代出來。人物的對話銜接合理,自然流暢,開頭總領全文,結尾巧妙呼應,可謂環環相扣,給人以渾然一體之感。
3.整散結合,凝練精美。本文中短句結合著長句,語言簡潔凝練,不枝不蔓,靈活自然。
真題精練
中考真題(2015·臺州)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我們有時會站在岔路口,面臨選擇。
《散步》中,"兒子"選擇有意思的小路,而"我"為了母親選擇平順的大路。
《未選擇的路》中,"我"選擇了一條荒草萋萋、人跡更少的路,雖然一直懷戀著那條未選擇的路,但絕不回頭。
《故鄉》中,魯迅寫道:"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告訴我們也可以選擇一條從未被開辟的道路,自己去創造。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也可以闡述觀點,還可以……
要求:(1)自擬題目,選好角度,確定立意;(2)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3)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現含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思路點撥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題目自擬。三則材料均來自課文,分別是莫懷戚的《散步》、美國作家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和魯迅的《故鄉》,只是結合課文內容對材料作了適當的概括、提煉和加工。對考生來說,這些材料都非常熟悉,在學習課文時對材料的含義也有一定的理解。據材料可知,我們的人生中,可能會經常遇到"岔路口",這時我們該怎樣選擇?"路"在我們的文化內涵里含義豐富,它可能是現實中的道路,更可能比喻人生道路的選擇,初三的學生,即將面臨畢業,這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自題目給出的材料來看,更傾向于走一條創造性的道路,不要因循守舊,這一點可注意體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