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07 23:29:05
請記住,父愛其實常常伴在我們左右,請張開雙臂,擁抱父愛吧!
精彩析評
這是一篇標新立異的考場作文,很好地體現了文體創新技法。考生用"片頭""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旁白""畫外音""片尾"七個篇章結構全文,生動地表現了父親的擔心、焦急、掛念和無怨無悔,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通過鏡頭輯錄在讀者面前,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考生對"鏡頭組合體"運用得極為嫻熟,通過"鏡頭"來敘述故事,而且在敘事后及時插入了"旁白"和"畫外音",起到了敘議結合的效果。"片頭"破題,"片尾"點題,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這就是創新文體技法的魅力,瞬息間盡顯篇章的形式之美,經濟而實用。文章主旨統攝于主體巧設的幾組鏡頭,對文章樣式進行了精美華麗的外包裝,讓閱卷老師在最短時間內直擊文章的靈魂。
真題精練
中考真題(2015年成都)作文。(60分)
"揮手自茲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揮揮手,從此離開"。粗讀,平淡無奇;細品,意蘊豐厚。《孤獨之旅》中,杜小康戰勝孤獨,走向成熟,告別原來的自己,揮手自茲去;《最后一課》里,小弗郎士幡然醒悟,悄然蛻變,遠離過往的生活,揮手自茲去……"揮揮手,從此離開"的,也許是一個人,一個地方,一段時光;"揮揮手,從此離開"時,或許有一點無奈,一絲灑脫,一份期待……
請以"揮手自茲去"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實感;(2)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襲、套作;(5)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給材料的命題作文,題目是"揮手自茲去"。該題目粗讀平淡無奇,細品意蘊豐厚,給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
材料告訴我們,"揮手自茲去"出自李白《送友人》這首送別詩,意思是"揮揮手,從此離開"。這道題目不難寫,難的是寫出高分作文。對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立意要新,切忌人云亦云。"揮手自茲去",意思是揮手后從此地離開,因此本題的題眼就在于"揮手"和"去","揮手"就是告別,"去"就是離開。寫作的大方向就是"離別"。從"離開""分別"的角度立意,寫分離和告別都是切題的,重要的是與誰離別,表達什么感情。絕大部分同學會寫與初中生活的告別,與校園離別,但如果想作文脫穎而出,想得高分,就應另辟蹊徑。可以寫一個人,比如寫與父母離別,與親朋好友離別;可以寫一個地方,比如寫與故鄉離別;可以寫一段時光,比如寫與少年時代離別;還可以寫與孤獨離別,與失敗離別,與過往的生活離別……至于表達的感情,除了惜別以外,可以有一點豪邁,有一點無奈,一絲灑脫,一份期待……《送友人》這首詩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這也在暗示考生寫作時可以考慮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內心的成長,生命的蛻變,都能在此題目下盡情抒寫。
第二,選材要新,切忌陳詞濫調。如果寫記敘文,應該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達情感。可選擇那些"新奇特"又能體現中心的材料,避開那些大家都熟悉的初中生活情景,如操場、花園、小徑,刻苦學習的同學,和藹可親的老師,考前復習的煩躁、苦悶,想要逃離時的不舍、激動,等等。要選那些別人感到陌生,但你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使之形成畫面,傳遞感情。能否運用更具體、更有代表性的事例與情節來表達思想成了區分優秀作文與普通作文的重要標志。擅長寫議論文的同學,應圍繞中心論點,選擇古今中外的事實和理論論據進行說理。
第三,寫法要新,切忌"老三段"。寫記敘文,如果你要會編故事,來點倒敘插敘、以小見大、先揚后抑、對比襯托,最好寫小小說;寫議論文,你要學會運用事例論證、比喻論證,來點排比、反問,最好寫成議論性散文。
總之,看了材料,讀了題目,你首先想到的,別人也可能想到,你就不能寫。如果想要作文脫穎而出,得高分,最好另辟蹊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