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6-09 16:44:44
我是一個守財奴
如果我在大街上對人宣稱:“我是一個守財奴”,人們十之八九都會用鄙夷的目光斜視我。是啊,巴爾扎克在《歐也妮·葛朗臺》中塑造的守財奴——老葛朗臺的形象,已經把人類貪婪的丑態展現得淋漓盡致。還有吳敬梓《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他臨死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中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眾親友卻不能猜出他的心事,只因燈盞里點著兩根燈芯,老婆知道他的心事,挑滅了一根燈芯,他頓時就沒了氣。
不過,我說的守財奴不是葛朗臺那樣只認金錢六親不認,也不是嚴監生臨死也只想著省錢。我只是看見這個社會存在著過于嚴重的物資浪費和財富分配不均,心中有感,而有一些小小的舉措罷了。
其一,每次和爸媽去餐館吃飯,我都提醒爸媽不要點太多菜。如果沒吃完,我要求把剩下的飯菜打包。一開始爸媽很驚詫,說:“咱家怎么出了這么個小葛朗臺啊?”我說:“這些飯菜扔掉了只是給城市增加垃圾。你們沒看見那些垃圾堆嗎?”爸媽被我說服了,慢慢地也習慣了我的做法。我的同學也受了我的影響,和父母出去吃飯時總記得打包。
其二,除非找不到衣服穿了,不上街買衣服。已經不能穿的舊衣服,我也不隨便扔到垃圾桶,而是捐給災區和貧困地區。
第三,不吃零食。以前我也愛吃零食。有一次看到《讀者》上的一篇文章,說,某個貧困山區的孩子問一個城里來的人什么是方便面。他們從來沒見過方便面。當時我很驚詫,城里的孩子早已經把方便面當垃圾了。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為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浪費,把剩余的物資轉移到更加需要它們的地方。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