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6-18 10:55:34
俄羅斯圣誕節習俗
圣誕節是俄羅斯東正教徒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一月七日(俄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古代,俄羅斯人要在三月一日舉行迎春送冬、祭祀太陽的活動,并將這天定為新年。1699年12月25日,彼得大帝改革歷法,將新年改在一月一日。后來,東正教教會把新年與耶穌誕生日結合起來,稱為圣誕節。
節日前一天,教徒們要按照宗教傳統舉行祈禱和齋戒活動。從太陽剛一升起到第一顆星星出現之前,教徒們必須齋戒禁食。第一顆星星出現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共享節日晚餐。晚餐通常為大米或小麥加蜂蜜或葡萄干等干果制成的蜜飯、香腸以及各種肉食、疏菜。餐桌上還要擺放象征富足的面制小家畜。
吃罷晚餐,教徒們涌向教堂,在神父主持下徹夜祈禱。節日到來后時,商場裝飾一新,一棵棵圣誕樹擺在門前,商品琳瑯滿目。身穿紅袍、蓄著長須、笑容可掬的圣誕老人給孩子們發放節日禮物。家家戶戶購買塔型樅樹,樹上點綴些小玩具、糖果、水果、小彩旗及彩燈等物,放在居室的正中,圣誕樹旁擺放著圣涎老人和雪姑娘的塑像。
在農村,人們喜歡用麥穗裝飾房間,用麥桿鋪地,還要將一束未脫粒的麥子供在神像前。入夜,家人圍在一起共進圣誕晚宴,然后坐在圣誕樹下唱起圣誕歌曲、贈送圣誕禮物,彼此祝福,直到凌晨。圣誕夜,孩子們和青年人來到街上,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戶唱圣誕歌,送上圣誕祝福。主人會高興地贈送他們糖果、餡餅或錢。根據傳統,這一天因圣子降生,上帝非常高興,便同時打開了天堂和地獄之門,把天使和魔鬼全都放了出來。
所以人們在節日晚戴上陰森、兇惡的野獸面具,在街上高聲呼叫、狂歡,以驅魔避邪。節日期間,人們還按照傳統風俗進行占卜活動。在農村地區,農民們習慣上把一只母雞抱進屋里,全家人看著它啄米吃食。如果母雞啄食有力,吃得很多,人們就認為本年一定會吉祥如意。此外,人們還把蠟燭溶化后滴入水中,通過蠟油凝結的形狀判斷吉兇。
蠟燭凝結成草、木、人形就是吉相;若是十字架形,即為兇兆。還有許多人在大托盤里放上面包和鹽,再將戒指、耳環、木炭等價值相差甚遠的東西混放在盤中,用布蓋好,占卜者先圍著托盤歌唱,邊唱邊從盤中抓出一把東西,根據抓到的東西推斷自己的命運。尚未戀愛的姑娘們也會在節日中把一只鞋扔到門外,以鞋尖所指的方向推測未婚夫的所在方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