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3.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受相應的法律責任。
1、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權利。
2、▲人身權利是公民基本權利的重要部分,包括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等。
(一)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
1、▲人身自由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權利的基本保障,是人們參加一切行動的前提條件。
2、怎樣維護人身自由權?
①法律禁止對公民的身體或住宅進行非法搜查,類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剝奪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②當人身自由權受非法侵害時,應依法維權。如要求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向法院起訴等
3、▲生命健康權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
4、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特殊保護?
①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5、▲為什么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進行特殊保護?
①生命健康權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
②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
③由于未成年人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是弱勢群體,生命健康權較容易受到侵害。
④社會環境復雜,各種方面不能及時到位,侵害未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⑤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全社會予以特殊保護。
6、我們應如何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
①積極鍛煉身體;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④使自己處在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⑤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
7、如何看待自殘或輕生等行為?
①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責任。
②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者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③若公民自殘,會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
④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8、▲我們應該怎樣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
①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
②要懂得控制情緒、寬容他人,以避免因一時沖動而導致傷害事件的發生。
③我們關愛生靈,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于助人的人。
(二)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1、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自由權等權利;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
2、什么是人格尊嚴權?包括的內容?
作為“人”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就是人格尊嚴權,任何人包括在押犯都允許的最基本、最起碼的權利。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表現為: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隱私權.
3、如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
①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要學會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我們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應取笑別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不應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更不能歧視身體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4、名譽權:
(1)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侮辱或誹謗他人。
(2)侵犯名譽權的表現:①侮辱行為:如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諷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等;②誹謗行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
(3)維護名譽權:可要求侵權者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或賠償精神損失,向法院提起訴訟。
(4)▲給他人取帶侮辱性或恥視性外號或花號是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而不是侵害姓名權!
5、肖像權:
(1)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不容侵害,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2)▲侵犯肖像權的表現:①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擅自將他人的肖像用作廣告或雜志封面,或印在掛歷上等。②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肖像;③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3)肖像權受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可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必要時可以提起訴訟。
6、姓名權:
(1)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2)侵犯姓名權的表現:①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②盜用他人姓名;③冒用他人姓名。
(3)姓名權受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必要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侵犯
1、▲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隱私具體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私人領域,如住宅、私人行李、書包等。)
2、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隱私權的內容)
①私密空間的保護權。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②私人信息的保密權。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③私人通信秘密權。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對自己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