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12-27 16:40:05
一、語序不當
1.詞序不當
造成詞序不當的原因一般有:沒有遵循時空、邏輯順序;介詞位置不當;關
聯詞位置不當等。
例:學生、領導和老師昨天都參加了開學典禮。
主語的詞序不當,應該改為"領導、老師和學生"或者"學生、老師和領導",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亂。
例:我們如果把這本書不認真讀好,就談不到讀別的書了。
不能說"把這本書不讀好",只能說"不把這本書認真讀好"。細心一點的話可以憑借語感判斷出來。
例:文章的主題確定以后,還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收集、組織、選擇材料,以確保材料為主題服務。
按照正常的邏輯順序,顯然是應該先"收集",再"選擇",最后才談得上"組織",這里"組織"和"選擇"的位置反了。注意無論什么情況,辨析時都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聯系生活情理來操作。
2.多項定語順序不當
多項定語與中心語的正確順序一般為:①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②指
稱或數量短語;③動詞或動詞短語;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⑤名詞或名詞短語。
例:一位優秀的有20年教學經驗的國家隊的羽毛球教練。
正確的順序應為:國家隊的(領屬性的)一位(數量詞)有20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詞)羽毛球(名詞)教練。
3.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復雜狀語排列順序大致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②表時間的名詞或介賓短語;③表處所的名詞或介賓短語;④表范圍或頻率的副詞;⑤表情態或程度的詞;⑥表對象的介賓短語。
例: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地交談。
正確的順序應為: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休息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地(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4.句子成分順序不當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這里定語與中心詞的位置顯然就顛倒了。不能自給的是棉花,而不是生產。應該改成"我國生產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例:每個同學將來都希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將來"與"都希望"語序正好顛倒了,應該調換順序。是"希望""將來"成為人才,而不是"將來"才"希望"。
5.句序不當
句序不當一般包括概念大小排序不當、語義輕重排序不當、時空順序不當、邏輯順序不當等幾種情況。造成句序不當的原因一般是:造句時沒有遵循概念大小、表里、遠近、深淺、高低、因果、現象到本質的排列規律,對句子排序的客觀規律缺乏科學的認識。
例:如果分裂祖國的陰謀得逞,子孫后代不答應,海峽兩岸的人民也不答應。
"子孫后代不答應"在時間順序上要靠后,語義上也更加嚴重一些,應當放在后面。
例:水生追回那個紙盒子,一只手用力地拍打著水,一只手高高舉起,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一只手高高舉起"顯然是連在"紙盒子"后的,這樣才符合語意的承接關系和動作的先后順序。
例:小鑠的爸爸是醫生,媽媽是教師,哥哥是軍人,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崗位上救死扶傷,站崗放哨,教書育人。
"醫生""教師""軍人"分別對應著"救死扶傷""教書育人""站崗放哨",這里應當依對應承接關系排序。
【例題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展覽室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列寧過去所使用的東西。
B.通過檢查,大家討論、發現、解決了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問題。
C.由于技術水平太低,這些產品質量不是比沿海地區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答案】D
【解析】
A項應該是"列寧過去所使用的各種各樣的東西","各種各樣"要修飾的是"東西",而不能是"各種各樣的列寧"。B項得是先"發現",后"討論",最后"解決"。C項應該是"不是質量比沿海地區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主要表現為謂語不能陳述主語,有時主語或謂語由聯合短語充當,其中一部
分不搭配。
例:狂風和暴雨嘩嘩地下。
句中主語是"狂風和暴雨",謂語是"下",可以說"下雨",但是不可能說"下
風"。
例: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一生,創作了九十多部小說。
創作小說的顯然得是"巴爾扎克",而不是"一生"。
2.動賓搭配不當
動詞和賓語要在意思上和語法上搭配。常見錯誤是:當動詞帶兩個以上賓語
時,后面的賓語與動詞不搭配。
例:幾聲鳥鳴打破了沉寂的環境。
這里的謂語是"打破",而賓語是"環境",顯然不能說"打破環境"。可以改成"幾聲鳥鳴打破了環境的沉寂",就說得通了。
例:超帥統一安排了會議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安排"內容、時間、出席人員"都是說得通的,但是不能安排"會議中的問
題"。像這樣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單憑語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時還需要進行語法分析。語法分析最重要的是分清主干和枝葉,只有主干和枝葉分析正確才能正確分析搭配是否恰當。另外,還要注意邏輯思考,也就是想想句子在道理上能否說得過去。
3.主賓搭配不當
例:秋天的北京是美麗的季節。/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工業和農業終會成為發達的國家。
去掉修飾成分后,這兩句話就變成了"北京是季節","工業和農業成為國家",顯然是不合理的。這類病句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去掉修飾語,提取主干之后看看是不是說得通。
4.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據科學家統計,蜜蜂每釀造一斤蜜,大約需要采集50萬朵的花粉。
"50萬朵"修飾"花粉",顯然是說不過去的,可以說"一朵花",但是總不可能說"一朵花粉"。這里應該是說"大約需要采集50萬朵花的花粉"。
例:在會上,海邊語文老師們就如何提高秋寒的教學質量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這里想表達的顯然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可以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5.關聯詞搭配不當
復句中一般用關聯詞把各分句連接起來,準確地表達意思。關聯詞之間有比
較穩定的組合,不同的關聯詞表達的意思有區別,如果隨意組合關聯詞,會造成語病。
例:只有恪守學術道德,就會消除學術腐敗,凈化學術界。/我們中學生如果缺乏創新精神,也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這里的"只有……就……"和"如果……也……"都屬于錯誤的關聯詞搭配,應當改成"只有……才……"和"如果……就……"。
【例題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今晚,天津隊將同北京隊爭奪團體冠亞軍。
B.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和300多名消防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值勤的崗位上。
C.中學時代打下的堅實基礎,為他進一步自學創造了條件。
D.造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答案】C
【解析】
A項屬于動賓搭配不當,"爭奪"的內容是"冠軍"而不是"冠亞軍"。B項屬于主謂搭配不當,可以說"消防兵"放棄休假,但是"消防車"肯定不能放棄休假。D項屬于主賓搭配不當,"造紙"不能是"四大發明",只能是"四大發明之一"。
三、成分殘缺
句子要表達完整的意思,就要結構完整。如果結構不完整,表達意思就不清楚,就會出現成分殘缺的問題。
1.缺主語
缺主語一般有這樣兩種情況:
①由于濫用介詞和介詞結構,主語被套在介詞短語中,造成主語殘缺。
例:在這部電影中,刻畫了一個當代知識分子的形象。
這個"在……中"的介詞結構使得整句話沒有了主語。"刻畫了知識分子形象"的顯然只能是"電影",而不能是"在這部電影中"。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