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12-30 11:13:58
(1)靜止
(2)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體所受的合力一定為0N。
53.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壓力大小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9第九章壓強
54.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壓力大小(2)受力面積大小
55.壓強的計算公式:
56.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4)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57.液體壓強的計算:P=ρgh
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58.證實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測定大氣壓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標準大氣壓為760mmHg,即1.013×105Pa。
59.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60.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7第十章浮力
61.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6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注意: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63.輪船是利用漂浮的條件F浮=G物來工作的。
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64.求浮力的幾種方法:
(1)稱重法:F浮=G-F拉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漂浮或懸浮法:F浮=G物
11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65.功的兩個要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66.功的計算:W=FS
67.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68.功率的計算:
(W=Pt)功率的推導公式:P=Fv
69.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且運動速度對動能的影響較大。
70.物體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被舉起的高度有關。
71.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和物體的材料、性質有關。
12第十二章簡單機械
72.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73.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74.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L1>L2F1<F2省力費距離;(鋼絲鉗、撬棒)
(2)費力杠桿:L1<L2F1>F2費力省距離;(鑷子、筷子)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離,能改變力的方向。(天平)
75.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桿,可以省一半的力。
76.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重物,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且物體升高“h”,則繩子自由端移動“s=nh”,其中“n”為繩子的段數。
(1)不計動滑輪和繩重及摩擦時,F=
(2)不計繩重及摩擦時
(3)一般用
(n為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
77.機械效率: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斜面的機械效率:η=
13第十三章熱和能
78.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最小微粒。
79.分子熱運動:
(1)內容: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80.擴散現象說明:
(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分子之間有間隙。
8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82.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有:做功和熱傳遞。
83.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比熱容的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3)熱量的計算:Q吸=cm(t-t0)Q放=cm(t0-t)
84.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物理意義為:1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水常用來調節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等。
14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
85.熱機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最常見的熱機是內燃機,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兩種。
86.內燃機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其中,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內燃機工作時唯一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87.熱值: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單位:J/kg
公式:Q=mq(q為熱值)。
88.熱機的效率:熱機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89.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
(1)使燃料充分燃燒;
(2)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
(3)機器零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摩擦。
15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
90.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
(1)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
(2)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
91.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92.電路的基本組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
(3)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元件;
(4)導線:連接電路。
93.兩種基本電路的連接方式:
94.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表必須和被測用電器串聯;
(2)電流必須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3)選擇合適的量程(0~0.6A;0~3A)
95.電流用符號“I”表示,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符號是“A”。
96.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1)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即I串=I1=I2)
(2)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即I并=I1+I2)
16第十六章電壓電阻
97.常見的電壓值:家庭照明電路電壓220V;一節干電池1.5V;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V;手機電池電壓約3.7V。
98.電壓用符號“U”表示,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符號V,還有KV和mV。
99.電壓表的使用:
(1)電壓表必須與被測用電器并聯;
(2)電壓表的“+”接線柱連接靠近電源正極的一端,“-”接線柱連接靠近電源負極的一端;
(3)選擇合適的量程(0~3V;0~15V)。
100.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1)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串=U1+U2)
(2)并聯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都等于電源電壓。(即U并=U1=U2)
101.電阻用“R”表示,單位是歐姆,符號Ω。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102.滑動變阻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